字词 | 迪芬贝克,j.g.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迪芬贝克,J.G.1895~1979Diefenbaker,John George政治家,律师,加拿大第十三任总理。早年曾受教于萨斯喀彻温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萨斯喀彻温省艾伯特王子城的著名律师。其登上总理宝座的道路十分艰难。早年竞选艾伯特王子城议会议员、萨斯喀彻温省议会议员、艾伯特王子城市长均以失败告终。但作为一名辩护律师,其声誉日高。从政的决心十分坚定,尽管竞选失败,也毫不气馁,与其妻埃德娜·布劳尔一道,四处访问,发表演说,继续宣扬其政策,鼓励其追随者坚定信念。1940年进入众议院。还在当律师时,便以雄辩著称。当他作为反对党成员对政府的行动提出质疑时,这种能力使他每每得益,也为他赢得了众多选民。后来重新划分选区,他几乎想放弃政治。在这一阶段,其律师事业却蒸蒸日上。在著名的克鲁河一案中,铁路电报员阿瑟顿被控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克鲁河地区造成火车相撞,致使车上一些开往朝鲜的士兵在事故中死亡。迪芬贝克成功地为其进行辩护。1951年,其妻过世,还未从悲痛中恢复过来,朋友们便劝他参加1953在艾伯特王子城的竞选,代表保守党竞选,结果获胜。同年娶奥莉芙·帕尔默为妻。1956年,接任保守党领袖。1957年,在他的领导下,保守党在竞选中战胜自由党,大获全胜,迪芬贝克出任总理。在其内阁的全力支持下,1958年,保守党在议会中获得208个席位,取得压倒性胜利。迪芬贝克执政时期,个人风格得到充分体现。现在沿用的很多政策都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如向中国出售小麦和农业改革,为西部的农业重新注入了活力;还促成《加拿大人权法案》的通过,以使公民的权利得到保障;在“社会主义”的旗帜下,施行诸多调整计划,经济得到一些发展。但是,战后,各国皆已重回国际市场,且颇具实力,加拿大境内的重要建设也纷纷完成,这些因素都使经济增长趋缓。他对“个人”和“少数团体”太重视,使他难以顾及国家整体和国际关系,这是迪芬贝克政府的致命弱点。因此,到1962年,国内外重大事件接连发生,加拿大货币贬值。迪芬贝克对在加拿大境内设立核弹头导弹一事心意不定,致使美、加关系恶化,内阁也意见分歧。这一切给自由党以可乘之机,故在1962年选举中,保守党在议会丧失优势。1962年2月5日,迪芬贝克政府在下院被推翻,他本人在随后的大选中惨败,4月17日提出辞呈。但迪芬贝克仍为保守党领袖,因其不懈的努力,1965年,当政的自由党又沦为少数党。虽然迪芬贝克拒绝引退,但1967年在党内选举中失败,辞去领袖职务。此后,仍活跃于政治舞台,1979年5月第十三次进入议会。同年卒于渥太华,葬于萨斯卡通。 1973年,J.G.迪芬贝克在众议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