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首排检法辞书学术语。汉字的形序排检法之一。指按部首和笔画来编排和检条目的方法。适用于条目的首字。此法先分析汉字的偏旁,把偏旁相同的字归于一个部首之下;部首按笔画多少由少到多排列;同一部首的字,则以部首以外的笔画数为序;同部的笔画数相同的字,再按起笔笔形顺序(一丨 丿丶 )定先后。用此法不了解字音义也可查字,而且同部首的字在意义上多有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学分类的性质,对初学者识字辩义有好处。但部首位置不固定,有些字归部困难,也给排检带来不便。此法首创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现已成为我国辞书的最重要的排检法之一。 部首排检法汉字排检法之一。即按照汉字部首系统编排工具书的条目,便于读者按所需资料的字头部首寻检。这种排检法多用于解释字、词的工具书。常用的字典、辞书,如《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源》、《辞海》,都用这种排检法编排条目。有些用其他方法编排的工具书,如《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也附有部首检索表。部首排检法应用较广,也易于掌握。但由于各种工具书所依据的部首体系不尽一致,有些字归属也难以断定,故有一定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