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郭璞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学多才,精于诗赋,好古文奇字,长于阴阳、卜筮、历算。西晋末避乱南渡,先后任殷祐、王导之参军。撰《南郊赋》,得晋元帝赞赏,任著作郎,旋迁尚书郎,后任王敦记室参军。太宁二年(324年),敦谋反,将举兵进攻建康(今南京),命璞卜筮,璞谓必败,遂为敦所杀。敦乱平定后,璞被追赠为弘农太守。所作《游仙诗》十四首,生动形象,词意清新,为其诗词之代表作。其内容多系借追求神仙境界,抒发对现实之不满,亦有消极避世思想。其《江赋》为晋代咏物赋之名篇。璞对《尔雅》有较多研究,著《尔雅注》、《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等,今存《尔雅注》三卷,收入《十三经注疏》中,另著《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等。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郭璞 郭璞276—324晋代河东闻喜人,字景纯。博学多才,注释过《尔雅》、《方言》、《山海经》 、《穆天子传》等书,皆有极大影响。精于天文卜筮之术,道教奉之为神仙。 ☚ 素练 瓜洲 ☛ 郭璞 郭璞276—324东晋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东晋初,为著作佐郎、尚书郎。后任王敦记室参军,因借卜筮谏阻王敦谋反,被杀。王敦乱平,追赠弘农太守。博学多才,精通训诂、天文、卜筮之术。著有《尔雅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等,皆传世。工诗赋,今存诗二十二首,以《游仙诗》十四首为代表作,借游仙以咏怀,写其忧生避祸之情,形象生动,词采清新,有别于当时盛行的玄言诗。赋以《江赋》较有名,与木华《海赋》同为咏物赋佳构。原有集十七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 刘琨 干宝 ☛ 玄中记/郭氏玄中记/元中记/狗封氏/狗民国/桃都山/何公斗牛怪/姑获鸟/毛衣女 ☚ 钟繇 玄中记 ☛ 郭璞 郭璞即《郭璞小技》。 ☚ 郭璞小技 华佗治疮 ☛ 郭璞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早年好经术,工词赋,又精研阴阳算历。西晋末年,预感到家乡将有战乱,遂避地东南。先至庐江,太守胡孟康召为军咨祭酒,继至宣城,太守殷祐引为参军。复自宣城东下,丹阳太守王导深重之,引参军事。晋元帝即位,为著作佐郎。与温峤、庾亮,并以才学见重当时。迁尚书郎。丁母忧去职,卜葬地于暨阳(今江苏江阴东)。起为王敦记室参军。借卜筮谏阻王敦叛乱,终为敦杀害,时年四十九。追赠弘农太守。有《郭弘农集》。以《游仙诗》(今存十四首)著称,刘勰《文心雕龙·才略》评曰:“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晋书》本传也称他“词赋为中兴之冠”。钟嵘《诗品》则认为所以称“中兴第一”,乃在于文体彪炳,“始变永嘉平淡之体”,如《游仙》之作,“词多慷慨,乖远玄宗”,“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卷中)。《晋书》卷七二有传。 ☚ 刘琨 卢谌 ☛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西晋末年,避永嘉之乱南渡。东晋元帝时,擢著作佐郎,又升尚书郎。明帝时为王敦记室参军,因借卜筮谏阻王敦谋反,被杀。王敦乱平,追赠弘农太守。原有文集十七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郭璞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曾注《山海经》等书。郭璞美学观点值得一提的是他关于神话故事的看法。他认为神话有着真实性,而人们之所以怀疑神话的真实性,是由他们知识和见闻的局限所致,因为世界之大,变化之奇,什么灵怪都有可能产生。郭璞力图证明神话的真实未免迂阔,但他为神话的存在而作的争辩,却有着积极的意义。 ☚ 西施有恶而不减其美 颜延之 ☛ 郭璞 郭璞公元276—324字景纯。东晋河东闻喜人。避乱江东,为宣城太守殷佑的参军,后为王导参军。大兴初,除著作佐郎,迁尚书郎。明帝初,王敦起为记室参军,以阻敦谋逆,太宁二年被杀。道教奉为神仙人物。其精通天文、卜筮之术,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训诂学家,著述甚夥,如《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周易林》、《尔雅注》等,其诗散见于《郭弘农集》、《文馆词林》、《艺文类聚》、《诗纪外集》、《文选》、《北堂书钞》等。 ☚ 吴猛 葛洪 ☛ 郭璞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好经术,博学有高才,但口讷不能言论。初为临沮长,常游境内清溪山。《游仙诗》中“青溪一千仞,中有一道士”即咏此。永嘉末年,海内将乱,郭璞先卜之,投策而叹,率亲暱十余家南来渡江,避地东南。所作《流寓赋》即记此段行程。既过江,宣城太守殷祐引为参军。后殷祐迁石头督护,郭璞随往。王导见而深重之,引为参军。晋元帝即位,郭璞于太兴元年(318)奏《南郊赋》,元帝见而嘉之,以为著作佐郎。又命他与王隐共撰《晋史》。顷之迁尚书郎。时司马绍以太子之重位居东宫,与温峤、庾亮并有布衣之好,郭璞亦以才学见重,位与温、庾相埒,时人美之。永昌元年(322),以母忧去职。不久,大将军王敦起为记室参军。郭璞因劝阻王敦谋反,被害。王敦事平,被追赠弘农太守。故世又称郭弘农。 ☚ 杨方 温峤 ☛ 郭弘农集 ☚ 刘中山集 郭弘农集 ☛ 郭璞 郭璞276—324东晋重要辞赋家、诗人。《晋书》有传。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好经术,博学有高才。又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惠帝、怀帝之际,河东扰乱,欲避地东南。过江为宣城太守参军。元帝时著《江赋》,其辞甚伟,为世所称。又作《南郊赋》,帝见而嘉之,任佐著作郎。璞性素轻慢,不修威仪,嗜酒好色,著作郎干宝常诫之而不为所动。又自以才高位卑,著《客傲》以反击缙绅的讥笑。王敦谋反,使郭璞占筮曰“无成”;又使占筮寿几何,郭璞说:“明公起事,必祸不久。”王敦大怒,斩之于南冈,年49。及王敦败,追赠弘农太守。郭璞的著作宏富,有《尔雅注》5卷,《方言注》13卷,《穆天子传注》6卷,《山海经注》23卷,《图赞》2卷,《水经注》3卷,《楚辞注》2卷,《子虚上林注》1卷。又有诗歌约45首,其中《游仙诗》19首最为著名。在众多著述中,又以辞赋成就为高,影响也最大。今存赋11篇,《流寓赋》、《南郊赋》、《客傲》等比较知名,《江赋》为其代表作。这些作品,或描写山水景色,或写“八王之乱”时的社会动荡情景,或是咏物、解嘲、写郊祭,内容深广,艺术性亦强。故《晋书》本传称其为“词赋为中兴之冠”。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多次肯定说:“景纯绮巧,缛理有余……亦魏晋之赋首也。”(《诠赋》)“景纯《客傲》,情见而采蔚。”(《杂文》)“景纯艳逸,足冠中兴,《郊赋》既穆穆以大观,《仙诗》亦飘飘而凌云矣。”(《才略》)郭璞原有集,《隋书·经籍志》载目17卷,已佚。明人张溥辑《郭弘农集》2卷,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殷仲堪 郭泰机 ☛ 郭璞276—324年字景纯。晋代文字训诂学家,文学家。 河东闻喜 (今山西闻喜县) 人。 好经术, 博学有高才,而讷于言论。好古文奇字,妙于阴阳算历。惠帝怀帝之际, 曾为宣城太守殷祜参军。 明帝时, 王敦谋逆, 为王敦所杀。郭璞既注 《尔雅》, 又别为 《音义》、 《图谱》, 又注 《三仓》、 《方言》、 《穆天子传》、《山海经》及 《楚辞》、《子虚赋》、《上林赋》。他注意疏通古训, 旁采方言, 创通以俗语释雅言, 以今语释古语的方法, 对训诂学和历史地理学以及动植物学贡献都很大。 郭璞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好经术,博学有高才,通古今奇字,又善阴阳天文卜筮之术。西晋末年,避永嘉之乱南渡。过江后在宣城太守殷祐幕下任参军,后又从宣城东下,被当时任丹阳太守的王导引为参军。晋元帝即位后,任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王敦阴谋反叛,命其卜筮,璞欲借以阻止王敦,谓王必败,而为王敦所杀。及王敦乱平,晋王朝追赠为弘农太守。 ☚ 陆云 庾阐 ☛ 郭璞 郭璞(276-324年)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东晋初为著作佐郎、尚书郎,后作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王敦谋反,郭璞直言谋反必败,被杀。后由朝廷追赠为弘农太守。 ☚ 吕静 陆法言 ☛ 郭璞公元276——324字景纯,东晋河南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初为著作佐郎,后为王敦记室参军。因劝阻敦起兵而被杀。敦祸平,追为弘农太守。喜好经术,博识多闻,通阴阳历算、卜筮之术,好古文奇字,尤精训诂,创获颇多,著述赡富。所著《尔雅注》取证甚丰,说义审慎,旁证方言,多引今语,阙疑不妄,故为世所重。其书一直流传至今,被收入《十三经注疏》。《方言注》亦与此齐名。此外,尚有《尔雅音义》、《尔雅图赞》、《三苍注》(亦称《三苍解诂》)、《易洞林》、《毛诗拾遗》等书,多已亡佚。清人有所辑录。今存者有《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楚辞注》、《子虚赋注》、《上林赋注》等。今传《郭弘农集》,系明人所辑。 郭璞 145 郭璞276—324少好经术,博学才高。讷于言而好古文奇字,精通音义训诂。曾为多部语言著作作注。所著《尔雅注》为现存最早的《尔雅》完整注本。其训释能提供依据、出处,明确词义义项及音读。引用古籍近50种,并用当时方言俗语解释《尔雅》中的古词语及方言词,创建以俗语释雅言,以今语释古语的训诂方法。又著《方言注》,将晋代方言与汉代方言相比较,说明古今语义的发展变化,或语义相近,或语同义异、语异义同,间亦探求语源。为后人研读二书,奠定基石。所著尚有《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等,均佚。注有《山海经》、《穆天子传》。 ☚ 李登 顾野王 ☛ 郭璞 郭璞276—324GuoPu晋代学者、文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好经术,博学多才,通古文奇字。又善五行、天文、卜筮之术,作《客傲》一文,自陈从事卜筮,为保全避乱的手段。有时也借卜筮隐晦表达对时局的看法。晋元帝即位后,任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因借占卜“无成”劝阻王敦图逆,被害。 ☚ 刘琨 陶渊明 ☛ 郭璞 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省闻喜县)人。他博学多才,精通训诂及天文、阴阳卜筮等术,词赋为中兴之冠。西晋亡,他随晋室南渡。东晋初,为著作佐郎,后转为王敦记室参军。王敦欲反,令其卜筮,璞言必败,因而被王敦杀害。王敦谋反被平后,追赠为弘农太守。郭璞工诗赋,富于文采,其代表作《游仙诗》十四首,主要内容是借歌颂高蹈遗世来抒发忧生之嗟,尤有超逸之风,钟嵘在《诗品》中说他“乃是坎𡒄咏怀,非列仙之趣也”。但诗中也流露出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思想。郭璞喜好古文奇字,精通训诂学,著有《尔雅注》、《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集《尔雅》学之大成。今存《尔雅注》三卷,刊入《十三经注疏》中,此外,还有《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原有文集十七卷,已佚。明人辑有 《郭弘农集》。《晋书》 卷七十二有传。 ☚ 刘琨 谢灵运 ☛ 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元帝时为著作佐郎。后为王敦记室参军,为王敦所害。追赠弘农太守。所作《江赋》为时人赞美,是晋代咏物赋中的名篇。《游仙诗》14首较有名,实为咏怀叹世之作。另有《尔雅注》、《方言注》、《穆天子传注》、《山海经注》,皆传世。原有文集十七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郭弘农集》。 郭璞276—322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晋文学家,训诂学家。东晋初为著作佐郎,后为尚书郎记室参军,死后赠弘农太守。博学善思,通经术,谙古文奇字,兼明阴阳历算,擅长诗赋,著述甚多。训诂方面有《尔雅注》、《方言注》、《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三苍注》等。 郭璞 郭璞276——324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西晋末年他预计到家乡战乱将起,避地东南,在宣城太守殷佑幕下任参军,后转丹阳太守王导处任参军,晋元帝即位,任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任大将军王敦的记室参军,因劝阻敦图逆,被杀。追赠弘农太守。善诗、赋,其《游仙诗》很有名,是其诗歌代表作。今存辞赋十篇,《江赋》为其代表作,文中极写大江之浩瀚,地势之险峻,物产之丰富,铺张夸饰,文采宏丽,另如《流寓赋》、《登百尺楼赋》,也是他赋中佳作。郭璞在古文字学和训诂学方面也有颇深的造诣,又精历算,术数。原有集,已佚,明人张溥辑《郭弘农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 刘琨 束晳 ☛ 郭璞 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晋元帝时,为著作佐郎。明帝时,为大将军王敦记室参军。后因以卜筮反对和阻止王敦谋反而被杀。王敦乱平,追赠弘农太守。原有集17卷,已散佚。其诗今存22首。《游仙诗》14首为代表作,通过对仙界的追求,表现了对荣华富贵的鄙弃及对现实的不满。郭璞诗不同于当时流行的淡然寡味的玄言诗,它富于形象性,带有浓重的抒情成分,词采也比较清美。另有《江赋》,在晋人辞赋中是一篇咏物佳作。郭璞著述颇丰,除诗文外,尚有很多学术著作,如《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等。 ☚ 刘琨 陶渊明 ☛ 郭璞276~324晋文字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晋惠帝、怀帝时,曾为宣城太守殷祜参军。王敦谋反,郭璞反对,被王敦杀害。后被朝廷追赠为弘农太守。汉语从魏晋以后,有明显变化,郭璞于训诂之学,能以俗语释雅言,以今语释古语疏通古训,旁采方言,对训诂学贡献很大。训诂学代表著作有 《尔雅注》 、《方言注》 ,皆详悉古今,信而可据,补辨精到,流传至今。另有 《尔雅音义》 、《尔雅图谱》 、《三仓注》 、《穆天子传注》 、《山海经注》 、并注 《楚辞》 、《子虚赋》 、《上林赋》等。原有集,已佚。今传 《郭弘农集》 ,系明代人所辑。 郭璞276~324Guo Puman of letters and scholar of the Western Jin Dynasty.Works: Topolects,Rhapsody of the River,Annotations of Approaching Elegance,etc. 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人。璞博学多才,词赋为东晋之冠,精通天文、卜筮之术,元帝重之,引为著作佐郎,后迁尚书郎。公元324年,王敦举兵,郭璞卜算以为不可,敦怒杀璞。所著《尔雅注》、《尔雅音》、《尔雅图》等,集《尔雅》学之大成,今存《尔雅注》三卷,刊入 《十三经注疏》 中。 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学多才,精通天文、卜筮之术。元帝时为著作佐郎,迁尚书郎,后为王敦所杀。擅长诗赋,所作《游仙诗》,表现忧生避祸心情和轻视富贵思想,文采清逸。所著《尔雅注》、《尔雅音》、《尔雅图》、《尔雅图赞》等,集《尔雅》学的大成。今存《尔雅注》三卷,刊入《十三经注疏》 中。又有《方言注》, 以晋代语词解释古语。另有《山海经注》、《穆天子传注》、《楚辞》、《三苍》、《子虚上林赋》。还著有《葬书》和《照定真经》。 郭璞276—324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精阴阳、历算、天文、 卜筮之术。曾注译《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 《楚辞》等。在玄言诗盛行之际,所作《游仙诗》采用象征手法,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曾任东晋著作佐郎、王敦记室参军等官。为敦所杀。今存《尔雅注》及明人所辑《郭弘农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