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帝黄初三年(222年)始置“都督诸州军事”,任此衔者,往往兼任驻在地的州刺史,是总揽一州、或数州军事与民政的长官。后又置“督都中外诸军事,”权位尤重,“总统内外诸军,”任之者皆为权臣。晋及南北朝各代因之。北周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隋以后废。
都督诸州军事
官名。三国时魏国置。为全国的最高军事长官,统领全国军队。南北朝时改为总管。《大唐六典》注: “魏黄初二年 (公元221年) 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镇戎总夷校尉。三年,上大将军曹真都督中外诸军事。司马宣王征蜀,加号大都督。自此之后,历代皆有。至隋改为总管府,皇朝武德四年 (公元621年)又改为都督府,贞观中始改为上、中、下都督府。” 《北周六典·创革》: “武成元年 (公元559年),春,正月,初改都督诸州军事为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