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家胡在唐代,卖酒女也加入了妓女的行列。“画楼吹笛妓,金碗酒家胡”(王维《过崔驸马山池》);“胡妃春酒店,弦管夜锵锵……上客无劳散,听歌乐世娘“(贺朝《赠酒店胡妃》);“年少郑郎那解愁,春来闲卧酒家楼。胡姬若拟邀他宿,挂却金鞭系紫骝”(施肓吾《戏郑申府》)。将“酒家胡”与”吹笛妓”对举,是因为她替客送酒,为客弹唱歌舞,邀客留宿,其行径与娼妓一般无异。卖酒之称为“酒家胡”,既是沿用汉代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之故;同时,也由于用西域方法制造的葡萄烧酒,自唐代方始传入。《册府元龟》卷九七○:“及破高昌,收马乳葡萄实于苑中种之,并得其酒法。帝自损益,造酒成,凡有八色,芳辛酷烈,味兼缇盎”。当时长安的酒店,多数是西域胡人所开,卖酒女也大多来自西域。为了行文的需要,唐人常把“酒胡”“胡姬”作为娼妓的代词。 汉代的卓文君,曾夜投司马相如,和相如一起在成都开设酒店,文君群亲自当垆卖酒。所以,唐代诗人也常以“文君”借指卖酒女或娼妓。于是,“文君新寡”也就有了猥亵嘲弄的含义(参乔知之《倡女行》)。 酒家胡酒家的当垆胡女。语见南朝梁徐陵《玉台新咏》一汉辛延年《羽林郎》:“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依仗将军势,调笑酒家胡。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