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刘六、刘七起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刘六、刘七起义 1510年刘六、刘七在近畿发动的流民起义。 明代中叶,近畿的河北霸州地区皇庄、官庄林立,农民失地情况严重。明朝又在霸州强令民户寄养军马,按岁征驹,损伤还要追索赔补,民不堪扰,“河北之患马为最”,更使农民陷于水火。 1510年10月,文安人刘六、刘七兄弟在霸州领导起义,旋与杨虎起义军联合,达10万人众。义军收取各处民养官马,组成骑兵,“一昼夜驰数百里”。而官军马少,无以追赶。1511年6月义军分路出击。 西路杨虎等进入河南、山西。东路由刘六、刘七率领,转战北直隶、山东。 他们“破邑数百,纵横数千里,所过若无人”。山东农民“弃家从乱者,比比皆是”。不久,义军围攻济宁,切断漕运,烧毁粮船1,218艘。刘六、刘七部众三次逼近京师,威胁明朝统治中枢。 1512年(正德七年),明政府调集京营和宣、大、辽东边兵,全力进行镇压,分头围剿。义军一路刘惠、杨虎所部,转战安徽、湖广,战斗失利牺牲。 刘六、刘七由山东入河南,转进湖广。 在黄州团凤镇战斗中,刘六中箭牺牲。 刘七率部转战湖口、安庆、芜湖、镇江等地,最后坚守南通。1512年7月义军被围失败,刘七投水牺牲。这次农民起义历时2年,转战数省,威胁京师给了明朝统治者沉重打击,留下很大历史影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