鐐liáo純美的銀子。《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劉楨《清慮賦》:“入鐐碧之間,出水精之都。” 鐐“镣”的繁体字。 上一条: 镣 下一条: 蟟
鐐“镣”的繁体字。 上一条: 镣 下一条: 了 镣鐐{}五7346①名炉条。晋语。山西太原〖 〗、忻州〖 〗。②动锯;切。闽语。广东揭阳〖 〗。少条柱□(〖 〗)长着~短二三寸这根柱子太长,须锯短两三寸。台湾〖 〗。   古代名物 > 珍寳類 > 金銀部 > 銀 > 鐐 鐐 liáo 精純之銀。《說文·金部》:“鐐,白金也。”《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新唐書·諸帝公主傳·萬壽公主》:“舊制,車輿以鐐金釦飾,帝曰:‘我以儉率天下,宜自近始。’易以銅。”
古代名物 > 刑罰類 > 刑具部 > 桎梏 > 鐐 鐐 liào 亦稱“脚鐐”。古代刑具。繫於罪犯脚上之鐵鍊。《金史·梁肅傳》:“自漢文除肉刑,罪至徒者帶鐐居役,歲滿釋之,家無兼丁者,加杖準徒。”《明史·刑法志》:“鐐,鐵連環之以縶足,徒者帶以輸作,重三斤。”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三折:“將軍柱上拴了頭髮,上了脚鐐手扭,擡上匣床。” 
鐐 鐐liaoE782 “镣”的繁体。 鐐liàoL167 “镣”的繁体。 鐐镣, 金文; 篆liào[金(意符)+尞(聲符)→鐐(《説文》:“鐐,白金也。從金,尞聲。”鐐,套在脚腕上使不能跑的刑具〈脚鐐。鐐銬〉。)] 沙汀《淘金記·二十》:“戴了高帽子遊街不必説了,鄰縣已經有了用鐐鐶掛住嘴唇示衆的悲慘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