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针线虫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针线虫属Paratylenchus

一类以体小为特征的植物外寄生线虫。属垫刃线虫目、环线虫亚目、半穿刺线虫总科、针线虫科、针线虫亚科。一般体长在0.5毫米以下、口针可长达120微米。已知近100种,分布在世界各气候带,大部分种类有一定区域性,为重要的植物外寄生线虫。本属分三亚属,即针线虫亚属、纤细针线虫亚属和类针线虫亚属。
雌雄虫同形,蠕虫状,部分种类的雌虫阴门以前的躯体肥胖,后端近圆筒形。杀死后虫体向腹面弯曲成“C”形。体环较细,环上一般无附属物装饰。侧带区内具刻线2、3或4条。唇区不缢缩,圆形、圆锥状或前端平截,唇区光滑或具有极细唇环,头骨架轻度角质化。口针长度变化大,基部球圆形。食道环型,即食道峡部细,中食道球前端延长,后食道球发达,圆形或梨形,与肠交界清楚。部分种类的排泄孔位于口针基部球附近,另一些种类的则在食道腺基部。雌虫单卵巢、前伸,直,缺后子宫囊。有或缺阴门侧膜。幼虫一般具口针(部分种类幼虫近成熟时口针消失)。雄虫口针退化或消失,食道不发达,交合刺和引带长分别为15~23微米和3~5微米。针线虫亚属内雌虫蠕虫状,不肿大肥胖,口针长12~40微米,不易弯曲。排泄孔位于神经环附近或食道腺基部。部分种类幼虫口针纤细或消失。纤细针线虫亚属雌虫蠕虫状或阴门以前肿大,口针长41~119微米,可弯曲。排泄孔在口针基部球到神经环水平处。多数种类的幼虫具有较长的口针。类针线虫亚属雌虫唇区高,圆锥形,前端平截,,无唇环。头骨架角质化强。雌虫和幼虫口针均强壮,长度在30微米以下,基部球大而圆。雄虫缺口针,食道退化。交合刺长23~28微米。针线虫能寄生许多农作物和树木。在果园特别多。
钩针线虫,是胡萝卜“疲劳症”的病因。在美国广泛分布,严重为害无花果和芹菜,加利福尼亚州的桃、李、杏树受害也普遍。新钝头针线虫,在澳大利亚、欧洲和美洲广泛为害苹果、桃、樱桃等果树。环境条件不适合时,4龄幼虫不脱皮,一直保留到环境适宜时脱皮变成成虫。尖锐纤细针线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为害黑色核桃。具突针线虫是藜科、十字花科和豆科植物的重要寄生线虫。微小针线虫,能为害25种经济作物和牧草,在美国严重为害芹菜和薄荷。弯曲针线虫在斯里兰卡、日本和印度东北部寄生为害茶树。

针线虫属Paratylenchus

通称针线虫(pin nema-todes)。垫刃目的小型植物病原线虫(<0.5 mm)。两性线状。死态雌虫和幼虫常弯曲成“C”形。体环细或较粗,绝大多数无细瘤附生结构。侧带区刻线常4条。唇区不缢缩,圆形、锥形或平截状;唇架轻度角化。雌虫口针12~120 μm,针锥常显著长于针干,基部球小。食道环型,峡部细长。雌虫单生殖管,伸展。阴门在体后部。无后阴子宫囊。肛门模糊。雄虫口针退化或无,食道退化,交合刺纤细,缺交合伞,引带3~5 μm,多数幼虫的口针及食道与雌虫相似。一些种的4龄幼虫无口针,食道退化。针线虫为根系迁移性外寄生物。雄虫不取食,2、3龄幼虫和雌虫侵染表皮细胞或根毛,口针长的类群危害皮层薄壁细胞。在取食点处可停留数日。寄主包括伞形科、十字花科、茄科和木本植物等。主要虫种有布科温针线虫(P.bukowinensis Micoletzky)、突出针线虫(P. projectus Jenkins)和有钩针线虫(P.hamatus Thorne etAlle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2: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