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马衔枚qián mǎ xián méi夹住马嘴,衔枚于人口。意指不能发出声音。这是古代急行军时为不暴露目标的常规行为。 钳马衔枚qiánmǎ-xiánméi〔并列〕 枚,形如箸,两端有带,可系于颈上。用器具夹住马口,让士兵口中衔枚。形容行军时悄无声息。南朝宋·袁淑《防御索虏议》:“宜选敢悍数千,骛行潜掩,偃旗裹甲,~。” △ 多用于描述军事行动方面。 卷甲倍道;钳马衔枚 卷甲倍道;钳马衔枚juǎn jiǎ bèi dào;qián mǎ xián méi【上】卷甲:卷起铠甲。倍道:一天行两天的路程。卷起铠甲,兼程赶路。形容急行军。《孙子·军争》:“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 【下】钳马:用器件夹住马嘴。衔枚:古代行军时为防止出声,嘴里衔着形似筷子一样的东西。形容古代急行车时为不暴露目标,马钳口,人衔枚,悄声疾行。南朝宋· 袁淑《防御索虏议》:“宜选敢悍数千,骛(奔驰)行潜掩,偃旗裹甲,钳马衔枚。” 【综】卷起铠甲,钳住马口,衔枚疾行。 【例】赵将军带领一支人马,卷甲倍道,钳马衔枚,向西南疾行,以去增援刘备大军。 ☚ 冠鸡佩猳;贯甲提兵 人强马壮;将勇兵雄 ☛ 钳马衔枚qián mǎ xián méi钳马:夹住马口,不让鸣叫。衔枚:枚,形如著,两端有带,系在颈上,兵士衔枚,以防说话。形容古代行军时一片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