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柱tóng zhù表示将帅征战边地建功;或泛指岭南等地。《后汉书·马援列传》注引《广州记》:“(马)援到交址,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水经注·温水注》引《林邑记》曰:“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疆也。”杜甫《诸将》之四:回首扶桑铜柱标,冥冥氛祲未全销。杜牧《送容州中丞赴镇》:莫教铜柱北,空说马将军。刘禹锡《和南海马大夫闻杨侍郎出守郴州》:玉环庆远瞻台座,铜柱勋高压海门。 铜柱 ☚ 西王母会东王公 天柱 ☛ 铜柱 铜柱《后汉书·马援列传》注引《广州记》曰:‘(马)援到交址,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水经注·温水注》引《林邑记》曰:“建武十九年,马援树两铜柱于象林南界,与西屠国分汉之南疆也。”后以此典指在边地建立功业。李曾伯《沁园春·己未初度》:“云台铜柱空题,奈床下伊人心素疑。” ☚ 铜仙去 童子舞雩 ☛ 铜柱❶指边境标志。唐李峤《安辑岭表事平罢归》诗: “境遥铜柱出,山险石门开。” ❷借指边疆。唐齐己《送迁客》诗: “瘴昏铜柱墨,草赤火山秋。” ●《东观汉记·马援传》: “援(马援)平交趾。……于交趾铸铜马。奏曰: ‘臣闻行天者莫如龙,行地者莫如马。’ ” 《后汉书·马援传》 “峤南悉平” 李贤注引《广州记》: “援到交趾,立铜柱,为汉之极界也。” 东汉大将马援在交趾树立铜柱,作为东汉南边的疆界。 柱子 柱子柱(~头;~跟;园~;台~;铁~;支~) 檦 标枺 起支撑作用的柱:撑(撑儿;角~) 樘 枨 桢 支柱 系马的柱:枊 木柱:枨 植 石头柱:石柱 铜柱:金柱 高柱:标柱 柱或塔的顶端:护朽 柱的根脚:榰 柱脚下的石头:础(础石;础舃;础礩;础柱;石础;柱础) 磉(磉石;磉礅;磉盘;石磉) 柱石 石承 做建筑物基础的石头:基石 柱石,基石:距石 柱下的石基或木基:榰 柱子下面的圆础石:磶 有雕饰的柱下石墩:画础 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雕楹碧槛 ☚ 梁栋 房柱 ☛ 000045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