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台司 银台司官署名。因司署设在银台之内,故名。隶给事中,掌管天下奏状案牍,抄目进呈,并纠正其违失。有知司官二人。 ☚ 通进司 登闻检院 ☛ 银台司 银台司官署名。宋代置。掌内外百司章奏之事。《续资治通鉴·宋纪十六》:“通进、银台司,旧隶枢密院,凡内外奏覆文字,必关2司,然后进御。外则内内官及枢密院吏掌之,内则尚书内省籍其数以下有司,或行或否,得缘而为奸,禁中莫知,外司无纠举之职。枢密直学士向敏中,初自岭南召还,即具言其事,请别置局,命官专校其簿籍以防壅遏,帝嘉纳之。癸酉,诏以宣徽北院厅事为通进、银台司,命敏中及张泳同知二司公事,凡内外章奏案牍,谨视其出入而句稽焉,月一奏课。事无大小,不敢有所留滞矣。” ☚ 银行 银作局 ☛ 银台司京局名,初隶枢密院。
职源与沿革❶银台为禁中“帝门”,唐时已有此名,但在帝门之侧置司一银台司,则始于宋(参《旧唐书·职官志》2、《宋会要·职官》2之37、38)。 ❷淳化四年(993)八月十八日,通进司、银台司,移入宣徽北院置厅事,设知二司官,脱离枢密院(《长编》卷34)。
职掌掌接收全国奏状、案牍,抄写条目经通进司上送皇帝,及发付有关官司,督促及时处理(《宋史·职官志》2《进奏院》)。
编制银台司主事二人,书令史八人,贴房十一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