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综对
诗歌对仗方式之一。互相对仗的字(词)不处于句子的同一位置上,错综成对。如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姬小饮戏赠》:“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六幅”对“一段”,“湘江”对“巫山”。宋词和元曲中也有这种对仗方式。如刘过《沁园春》:“爱纵横二涧,东西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纵横”对“高下”,“二涧”对“两峰”,“东西”对“南北”,“水绕”对“云堆”。刘秉忠《蟾宫曲》:“花发南枝,北岸冰销。”“花发”对“冰销”,“南枝”对“北岸”。又无名氏《满庭芳》:“疏林暮鸦,聚鱼远浦,落雁寒沙。”“暮鸦”“聚鱼”“落雁”相对,“疏林”“远浦”“寒沙”相对。
即因平仄需要,不拘位置,错杂成对的对仗。如李商隐《隋宫》: “於今腐草无螢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螢”与“鸦”、“火”与“暮”交错成对。此外,首联多数不用对仗,为求把诗句写得摇曳多姿,往往用些似对非对的字眼,也属“错综对”。如白居易《得行简书闻欲下峡》: “朝来又得东川信,欲取春初发梓州。”“朝”与“春”、“东川”与“梓州”,位置错综,似对非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