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转筒式壁罩错银铜牛灯
东汉。通高46厘米,长36.4厘米。1980年江苏省邗江县甘泉山出土。南京博物院藏。此灯座为一站立的黄牛。腹中空。灯作长圆筒式,盏为一圆盘,盘沿有鋬,盏上有两片可以转动的瓦状的灯罩。罩面有菱形格状镂孔和小环。罩上还有穹顶形盖。罩顶有一弯管通向牛头顶心。灯燃时,可将烟炱送到牛的腹腔内。牛灯通体饰以精细的错银纹饰,造型别致,形象生动逼真。错金银铜器盛行于战国晚期到西汉前期,而东汉时期则较为少见。此错银铜牛灯的发现,说明尽管东汉时期错金银器已不甚流行,但在制作工艺上,却有了新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