閤门舍人官名。南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置,属閤门司。员额十人,以武举入官者充任,仿儒臣馆阁之制,召试中书后始行任命。掌平时诸殿及皇帝出行觉察失仪,六参、常朝时引见亲王于殿门侯皇帝及侍立之事。 閤门舍人职事官名、閤职名。
职源南宋孝宗乾道六年八月始置(《宋会要·职官》34之8)。
职掌专掌觉察诸殿失仪兼侍立,六参、常朝于后殿导引亲王起居等。专待武举及第之入官者,如文臣馆职,为朝廷储材之地(《朝野杂记》甲集卷10《閤门》、《宋会要·职官》34之8、9)。
品位班位在閤门宣赞舍人之上。閤门舍人为武臣之清选,武举人入官者,经中书召试及格后始除授(武状之免试)供职满十年补外,优与差遣,授于帅守或监司官(《庆元条法》卷4《杂压》、《宋会要·职官》34之8、《合璧后集》卷55《閤门舍人》)。
简称与别名❶舍人。《朝野杂记》甲集卷10《閤门》:“近岁熊提刑飞,谯知閤熙载,姜节使特立之道(辈),皆自此阶。故武臣以舍人为清要。”《宋史·佞幸传·姜特立》:“除閤门舍人,命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伴读。” ❷閤门觉察舍人。南宋乾道后,閤门有宣赞舍人与舍人,閤门舍人专掌诸殿文武臣到班失仪事,故有此称,以别于閤门宣赞舍人。《武林旧事》卷1《四孟驾出》:“閤门觉察舍人、拦后围人……閤门觉察、宣赞舍人”。《宋会要·职官》34之8:“(乾道六年)可置閤门舍人十员,专掌觉察等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