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閤门通事舍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閤门通事舍人官名。见“閤门宣赞舍人”。 閤门通事舍人职事官名、閤职名。 职源与沿革通事舍人,古官,近于秦、汉谒者。通事舍人之名始于东晋(《晋书·职官志》)。南朝陈置中书通事舍人(《隋书·百官志》上)。唐制,通事舍人隶中书省(《六典》卷9)。宋初,閤门无通事舍人;沿唐制,如从中书省抽通事舍人赴閤门,则称通事舍人兼閤门祗候。乾德五年四月,始见有“閤门通事舍人”之名(《宋会要·职官》34之1)。咸平四年七月五日,改唐、五代旧制,始直授閤门通事舍人(《长编》卷49甲戌)。天禧二年十二月所定《仪制图》与制授告命,止称“通事舍人”,去“閤门”二字(《长编》卷92丙辰条)。政和六年七月二日,改閤门通事舍人为閤门宣赞舍人(《十朝纲要》卷17)。 职掌❶在京祗应通事舍人,选吐词清晰洪亮、熟习仪制、礼容有节的武臣(或戚里子弟)充掌朝会、宴集、巡幸时宣传辞令及相导仪规、察觉殿庭失仪、在殿陛应奉等事(《宋会要·职官》34之4、9)。 品位从七品(《分纪》卷44《閤门通事舍人》)。为武臣之清选,视文臣之馆职,差遣、俸禄从优(《靖康要录》卷7)。 编制宋初不过三、五人。元丰五年定制十员。政宣之后渐滥,至靖康元年达一百零八员。靖康元年五月,定宣赞舍人(政和六年由通事舍人改)为十员(《长编》卷329己亥、《宋史·职官志》6《东、西上閤门》)。 简称与别名❶通事舍人。《长编》卷515庚子:“韩济与通事舍人。”同前书卷49甲戌:“以左侍禁、閤门祗候焦守节为閤门通事舍人。故事,閤门无通事舍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