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山碑材
位于坟头村阳山西南面140米高处。开凿于明永乐三年(1405),系朱棣拟为其父朱元璋建造神功圣德碑的石材。为坚韧而有光泽的石灰岩。有碑座、碑身、碑首三块。碑座长30.35米,宽16米,厚13米,西北端与山体相连,底部留有两行支点。碑身长49.4米,宽10.7米,厚4.4米,东北端与山体相连,底部留有三行支点。碑首长10.7米,宽20.3米,厚8.4米,已雕成蟠龙坯形。因碑材过于庞大,总重量重达31167吨,无法运输,遂弃置,而以较小石材制碑,即今所见明孝陵神功圣德碑。清人袁枚曾作《洪武大石碑歌》:“青龙山前石一方,弓尺量之十丈长,二头未截定中央。旁有屃形更大,直斩奇峰为一座,欲负不负身上卧。相传高皇开创气概雄,欲移此碑陵寝中。大书功德告祖宗,压倒唐宋惊羲农。碑如长剑青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