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病治阴病机。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运用的方法之一。 ❶“阳胜则阴病”,阳热盛的病证,耗损了阴津,治宜甘寒生津,保存津液;又如温病后期,肝肾阴伤,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脉虚大,用加减复脉汤甘润滋阴。 ❷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针刺阴经穴位。如足阳明胃经的呕吐,可针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 阳病治阴❶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治,有补益的意思。阳热盛的病多易伤阴,治疗应补其阴液。如热性病的后期,燥热伤津,出现身热、面红、口干、舌燥、口渴、手足心热、脉虚大等症,宜用甘润生津之法治之。 ❷疾病的症状在阳经,可针刺阴经穴位。 阳病治阴yángbìngzhìyīn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是阴阳学说在治疗上的运用之一。 ❶ “阳胜则阴病”, 阳热盛的病症, 阴津耗损, 治宜甘寒生津, 保存津液; 又如温病后期, 肝肾阴伤, 身热面赤, 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手足心热、脉虚大, 用加减复脉汤甘润滋阴。 ❷疾病的症状在阳经, 可针刺阴经穴位。如足阳明胃经的呕吐, 可针刺内关(手厥阴心包经穴)、太冲(足厥阴肝经穴)。 阳病治阴yáng bìng zhì yīntreatingyin to cure yang disease; treating yangdisease from yin aspec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