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
中国唐代初期诗人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 《旧唐书·文苑·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为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他们不满当时创作的“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状况,王勃明确反对“上官体”,“思革其弊”,并得到卢照邻等人的支持(杨炯《王勃集序》)。其诗开始脱离齐梁的题材范围,从宫廷走向社会、人生,风格亦较清俊。 为五言律诗的定型奠定了基础,亦使七言歌行和五言绝句趋于成熟。 “四杰”中,王杨擅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其骈文亦在词采赡富中寓有灵活生动之气。 “初唐四杰”虽未尽脱齐梁以来绮丽余习,但已初步扭转文学风气,承前启后,为初唐文坛上新旧过渡时期的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