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删书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删书衙 太平天国删改儒家典籍的机构。1853年建都天京(今南京)后,太平天国明令宣布儒家典籍为“妖书邪说”,要“尽行焚除,皆不准买卖藏读,否则问罪”。不久,杨秀清提出:“孔孟之书不必废,其中有合于天情道理亦多。”1854年3月洪秀全下诏设立删书衙,以删代焚。由曾钊扬、何震川、卢贤拔等专责其事,由洪秀全亲自指导。规定“凡前代一切文契书籍不合天情者概从删除”,对其中的“一切鬼话、妖话、邪话,一概删除净尽”。凡牵涉到鬼神祭祀吉礼等类,均删去不存,并按照表彰上帝、贬斥历代帝王圣贤的原则留字或改字。删改过的典籍至今尚未发现,仅散见于太平天国文书和清方著作的零星叙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