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物 > 人體類 > 頭面部 > 額 > 隆顙 隆顙 lóngsǎng 亦作“龍顙”、亦稱“隆顱”。指高聳之額。其稱始見於漢魏典籍。《孔叢子·嘉言》:“周萇弘曰:‘吾觀仲尼有聖人之表,河目而隆顙,黄帝之形貌也。’”《孔子家語·困誓》:“或人謂子貢曰:‘東門外有一人焉,其長九尺有六寸,河目隆顙。’”《晉書·王湛傳》:“身長七尺八寸,龍顙大鼻,少言語。”《南史·齊太祖紀》:“帝姿表英異,龍顙鐘聲。”隋煬帝《嘲羅羅》詩:“箇人無賴是横波,黛染隆顱簇小蛾。”元·蒲道源《人月圓·趙君錫再得雄》曲:“隆顱犀角,黛抹朱粧。” 额头 额头额(额山;额门;额颅;额部;头额;顶额) 颡(颅颡) 脑门 脑盖 女人的额:粉题 白色的额:白额 的颡 宽阔的额:广额 广颡 阔颡 高耸的额:隆颡 龙颡 山额 额的正前部分:前额 额门 额楼 前额中央:阙庭 神庭 天庭(~饱满) 天中 天门 天堂 天华 日角 月角 珠角 渊角 黄阙 饱满的天庭:珠庭 额的两边部分:额角(额角头) 颜角 (眉上发下的部分:额) ☚ 脸的各部分 面颊 ☛ 000055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