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劝课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劝课论 主张征税的官吏事先劝戒纳税人作好纳税的准备,以便到时完纳的理论。 苏绰(公元498-546年)提出:“财货之生,其功不易,织纴纺绩,起于有渐,非旬日之间可造次。必须劝课,使预营理,绢乡先事织纴,麻土早修纺绩。先时而备,至时而输,故王赋获供,下民无困。如其不预劝戒,临时迫切,复恐稽缓以为己过,捶扑交至,取办目前。富商大贾,缘兹射利、有者以之贵买,无者举之与息,输税之民,于是弊矣”。(《魏书·苏绰传》)他认为,劝课可以收到“王赋获供,下民无困”的好处。如果事先不劝课,到收税时,官吏怕不能按期收到税而受责,就用严刑逼交,农民为按时纳税必接受商贾和高利贷者的盘剥而完纳应交之物,因而加重了负担。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