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革命的前一幕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革命的前一幕

革命的前一幕

长篇小说。陈铨著。上海良友图书公司1934年出版。以北伐前夕的杭州和北京为背景,写陈凌华等人的三角恋爱故事。上海明华大学学生陈凌华与徐梦频在西子湖畔相识,别后,彼此吐露爱慕之情,相约订为终身伴侣。寒假时,北京大学哲学教授许衡山来沪,劝凌华以救国救民事业为重,勿沉溺于私情之中。凌华赴美国留学后,梦频在北京上学时与教授许衡山相识。在“三一八”惨案中,衡山在游行时救出梦频而自己受伤住院,两人感情日笃。凌华回国后得知衡山所爱的竟是梦频,痛苦不已。但当衡山到梦频家向她表示爱情时,却遭到拒绝,方知凌华与梦频早已相爱,遂毅然离开北京,奔向已掀起大革命的南方。作品中的凌华是情与美的表征,衡山是理智与事业的表征,前者对后者的胜利反映了作者以美为人生真谛的偏执追求。

☚ 吉布赛的诱惑   火 ☛
革命的前一幕

革命的前一幕

长篇小说。陈铨著。1934年10月1日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初版。

☚ 痕   移行 ☛

革命的前一幕

革命的前一幕

长篇小说。陈铨著。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34年10月出版。故事发生在北伐前的杭州与北京。大学生陈凌华到杭州同学徐宝林家中去度暑假,与徐妹梦频发生了爱情。由于徐母反对梦频过早订婚,加上陈去美国留学,两人只能鱼雁往来倾吐感情。不久徐家迁居北京,大学教授、陈崇拜的密友许衡山也爱上了梦频。三一八惨案中,许又救了梦频,徐家父母长兄都属意许。陈返国后得知此事十分悲痛,而此时许也得知陈徐关系,主动抽身,南下参加革命。作品反映了北伐前一部分中上层家庭的年轻知识分子的生活画面,赞扬为友谊牺牲自己的精神,也抨击了北洋军阀镇压学生的暴行。在艺术上,三个主要人物的性格刻画得各有特点,少男少女活泼戏嬉和不同恋爱心态的描写,不乏传神之笔。但作者的趣味集中于三角恋爱上,对大革命前中国社会生活的反映十分不足。三一八惨案和许的南下参加革命的描写,是为恋爱故事提供发展与结局。作者精心刻画的许衡山的形象,平时傲然高谈独身报国,可没有什么具体行动,三一八事件中,他听到“打倒段琪瑞”的口号便想中途退出,因此,给这样一部作品冠以“革命的前一幕”的标题,是比较牵强的。

☚ 桂公塘   善讼人的故事 ☛
000089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17: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