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響堂山石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聖地石窟部 > 石窟 > 響堂山石窟 響堂山石窟 xiǎngtángshānshíkū 座落於河北邯郸西南峰峰礦區鼓山上。建於北齊文宣帝高洋時期。因在洞窟中拂袖即可發出鏗鏘之聲,故稱。隋、唐、宋、元、明各代屢有增葺。石窟分南、北兩處,相距十五里。共有石窟十六座,大小造像三千四百餘尊。北響堂山石窟,共九座。其中三座爲北齊所建。窟分三組,最大者爲大佛洞,寬三十九尺九寸,進深三十七尺五寸,内有石佛坐像,高十二尺。刻經洞壁鐫經文,旁有石碑,餘爲大業洞、二佛洞、釋迦洞、嘉靖洞等。山上有東、西天宫,山下有常樂寺廢址,宋、金石幢二座,古塔一座。北響堂山石窟,七窟二層,上層五座,下層二座。最大者爲華嚴洞,寬、深均十八尺九寸,佛像各異。千佛洞有造像一千零二十八尊。餘爲般若洞、空洞、阿彌陀洞、釋迦洞、力士洞等。山前建有響堂寺,主要建築有正殿、西殿、靠山樓、磚塔等,爲明代遺存。參閱《畿輔通志·山川八》、又《寺觀·磁州》、民國《磁縣縣志·名勝》、又《寺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