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首 ☚ 频仍 汾州 ☛ 顶首三3188见「顶收」。   顶首指出钱承购他人的职业或财产。《水浒》九一:“或一名吃两三名的兵饷,或势要人家闲着的伴当,出了十数两顶首,也买一名充当,落得关支些粮饷使用。”明何士晋纂《工部廒库须知》三《营缮司条议》:“各衙门吏书,例有顶首,挟重资以供役,正欲藉此以酬子母,即舞文弄法,所不暇计。”亦作“顶头”。见明《嘉隆新例》一。 顶首 ☚ 田信钱 写礼费 ☛ 顶首〈名〉旧时可出钱买胥吏等职,顶承胥吏等职所花费的银两谓之“顶首”。明吴应箕《江南汰胥吏议》:“隶快之在官者,各有买窝之银,今所谓顶首也。” 《醒》八一: 只是衙门中人,使了~,买了差事,家里老婆孩儿都指着要穿衣吃饭哩。 《聊·禳》十七: 若是出来班缺,我这头儿还有使~,不给你,不给你。(两例“使顶首”意思不同: 上例是本人为顶承胥吏而花费银两,下例是本人得到他人为顶承胥吏所付出的银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