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鉴本草本草类著作。清费伯雄撰,董志仁校。一卷。伯雄有 《医方论》 已著录。本书系论述食品类药物专著。认为饮食各有宜忌、五谷、蔬菜、瓜果、六畜等类,食之得当则能祛病延年,不当则能致病。故将寻常食品,分门别类,汇辑成帙,以期正确运用。约成书于光绪九年 (1883)。书中将常用食品分为谷、菜、瓜、果、米、鸟、兽、鳞、甲、虫十类。载常用食品百余种。并叙述排列次序原因,如认为人之养生全赖谷食为主,故以谷居前,菜乃日用不可缺,故次之。后据风、寒、暑、湿、燥、气、血、痰、虚、实等不同病因、病机,分别选用适宜之粥、茶、膏、酒等七十四种方法予以治疗。后附生产保全母子神方及保产肥儿延寿良方等经验方。所列食品详细说明品种名称、性味、功用、宜忌。所列诸药粥,颇切病情,可供临床运用。可供家庭备用及食疗法参考。有《珍本医书集成》 本。 食鉴本草食疗著作。 ❶4卷。清·柴裔撰。刊于1741年。本书集常用食品468种,分水、谷、菜、草、木、石、果、禽、兽、鳞、鱼、介、虫、人等14部。各物明其性味,别其功治,多辑自前人著述。末附《食物金镜》1篇。 ❷1卷。清·费伯雄撰,约刊于1883年。本书首论各种食物的功用、主治、宜忌;其次分述风、寒、暑、湿、燥、气、血、痰、虚、实十类病因所用的食品和治法。现存《珍本医书集成》本。 食鉴本草shǐ jiàn běn cǎo《本草纲目》序例第1卷历代诸家本草(15)。本草书名。明代医学家宁原撰。《食鉴本草》在《本草纲目》中转载 了4种,即:各部的黄大豆、菜部的石花菜、鳞部的鲙残鱼、兽部的骡。李时珍认为:“取可食之物,略载数语,无所发明”(见食鉴、宁原食鉴本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