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衡1881—1955浙江鄞县人 考古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史学系教授兼研究所国学门导师,故宫博物院院长,全国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善书、工篆刻。编有《汉石经集存》,著有《甲骨》、《中国金石学概要》等。 字:无咎、叔平 自号:凡将斋主人 人称:马凡将 马衡中国博物馆事业奠基人马衡 马衡(1881-1955) | 傅振伦 关国煊 | 人民政协报1985年9月27日 *传记文学1980年37卷1期,*民国人物 小传第4册第183页 | 我记忆中的马衡院长 马衡先生在学术上的主要贡献 马衡 | 朱家溍 傅振伦 汪仁泽 | 博物馆1984年1期 故宫博物院院刊1985年3期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7辑第 124页 | 马衡(1881-1955) 马衡 | 王世民 魏桥等 |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第300页 浙江人物简志(下)第103页 |
马衡现代已故史学家:马衡(1881—1955) 马衡 马衡(1881—1955) | 王世民 汪仁泽 京声 溪泉 | 中国历史学年鉴(1988)第384页 民国人物传第6卷第324页 新中国名人录第238页 |
马衡中国考古学家。1881年6月20日生,1955年3月26日去世。192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主任兼导师,讲授中国金石学。1925年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副馆长。1933年任故宫博物院院长。1930年主持燕下都遗址考古发掘。推进中国考古由金石考证过渡到田野发掘,被誉为“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先驱”。著有《汉石经集存》(1957)、《凡将斋金石丛稿》(1977)。 马衡中国现代金石学家。曾历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副馆长、院长。一生致力于金石学的研究,把传统金石学与田野考古相结合,推动了我国考古学的发展。抗日战争前夕,主持了迁运故宫珍藏的历代文物到西南后方的工作,为此历经艰辛。在石鼓文、汉魏石经、新莽嘉量方面,也有独到深湛的研究成果。参见“考古学”中的“马衡”。
马衡1881—1955中国现代考古学家、金石学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肄业于南洋公学。1922年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导师。讲授中国金石学。1925年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副馆长。1930年主持燕下都遗址发掘工作,对金石考证向田野发掘的过渡有推进之功。1952年起专职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著有《汉石经集存》、《凡将斋金石丛稿》等。参见“博物馆学”中的“马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