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勃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勃律 古国名。 有大、小两勃律。大勃律亦作钵露罗、钵卢勒、波路、波沦、钵露、布露。故地在今克什米尔地区北部巴尔蒂斯坦(Baltistan)和巴基斯坦东部雅辛(yasin)河流一带。曾臣属吐蕃。 武则天及唐玄宗时,遣使3次前来中国。开元中(713-741),先后册封其君苏弗舍利支离泥、苏麟陀逸之为王,两王均遣使致送方物。 开元初,国王没谨忙亲身朝唐,玄宗亲切接待,视同家人子侄,以其地为绥远军,隶安西都护府,并遣兵助其收复被吐蕃所夺9城。后其王苏失利之为吐蕃所诱,影响西北各国与唐朝往来。 天宝六年(747),副都护高仙芝征小勃律,俘苏失利之以归,玄宗授苏失利之右威卫将军,赐紫袍、黄金带,改其国名为归仁,置归仁军,此后小勃律多次遣使与唐王朝通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