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向北魏朝贡慕容氏退出辽西历史舞台后,很快由鲜卑拓跋氏的北魏政权所填充,直接与高句丽接壤。此时高句丽进入长寿王统治时期,处于相对稳定发展阶段。为了巩固在辽东地区的既得利益,集中力量对抗南方的新罗、百济,采取了北和南攻策略,主动与北魏修好。自长寿王十三年(425),至安原王四年 (534)北魏分裂前夕的110年间,高句丽向北魏朝贡被载入史册者,多达80余次,往往岁贡黄金200斤、白银400斤。北魏太武帝封长寿王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郎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授权专治海外,九夷黠虏实得征之。既明确了双方隶属关系,又承认了高句丽称雄辽东的政治地位。此后,高句丽文咨明王、安藏王、安原王、也依次袭魏封,始终保持和睦友好的隶属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