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桥银峰茶
传统名茶。产于长沙县的高桥乡。此地处玉皇峰下,周围山丘叠翠,河湖掩映,土层深厚,雨量充沛,气候温和,适宜茶树生长发育,历来即为名茶之乡。《长沙县志·土产》称: 1810年 (清嘉庆十五年) 此地“茶有宝珠、单叶、红白各种”。民国的 《湖南茶叶概况调查》也说: “长沙锦绣镇 (即高桥) 的绿茶早负盛名。” 高桥银峰茶特征为: 叶形匀整,条索紧细卷曲,色泽翠绿均匀,表面白毫如云,堆叠起来似银色山峰一般。冲泡后,汤色晶莹,叶底嫩匀明净。新中国成立后,高桥银峰茶被列为中国名茶和外事部门的礼茶。其为省茶叶研究所于1959年以高桥茶树初展嫩芽为原料而创制的一种炒青绿茶,有效成分含量高,据化学分析,含茶多酚18%,游离糖0.5%,氨基酸3.98%,叶绿素0.5%,可溶于水的物质总量达36%左右,饮后令人心舒体适。1964年,郭沫若饮此茶后赋诗赞其“肯让湖州夸紫笋,愿同双井斗红纱”,将它与历史名茶“紫笋”、“双井”并称。同年,何香凝还为其作画赞美。近年来,省茶叶研究所采用福鼎大白茶和自选的白毫早优良品种制作,茶条翠绿紧细,银光白毫裹披,品质更上一层楼,人称“银光隐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