鬐甲qijia针灸穴名。出《司牧安骥集》。牛又称三台穴,出《抱犊集》。羊又称丹田穴, 猪称身柱穴。马位于鬐甲最高点前方(肩胛软骨中点的正上方)的凹陷中,即第三、四胸椎棘突顶端间的凹陷处,可沿肩胛冈向上按取至背正中线上的凹陷中取穴;牛位于鬐甲最高点,即第四、五胸椎棘突间:羊、猪位于第三、四胸椎棘突间的凹陷处。均为一穴。针刺入深部的棘间肌和棘间韧带内,有颈横动、静脉及胸神经的背侧支分布。用毫针、圆利针顺棘间向前下方刺入,马、牛6~9厘米,羊1.5~2厘米,猪3~5厘米;马、牛火针刺入3~4厘米。当鬐甲部肿胀时用宽针散刺。有祛风、消胀、散结作用。主治咳嗽、气喘、肚痛、肩部肿痛。 鬐甲withers位于马匹肩胛上部,前与颈,后与背相连接的隆起部位。它以第2到第12胸椎的棘突、韧带、背肩以及肩胛软骨的一部分为基础而构成的,其中以第3到第5棘突处是鬐甲的最高点(见“马体部位图”)。鬐甲是颈、背、肩胛的肌肉和韧带的固定点,起着杠杆的支点作用。 不同类型的马对鬐甲的高度和长度要求不一。 乘用马要求鬐甲高而长;重挽马要求低、长而宽厚的鬐甲;驮马则要求适当高度的鬐甲。根据鬐甲着生的状态,主要分为3种: ❶良鬐甲。鬐甲具有适当的高度、长度和厚度,与颈、肩、背结合紧密而无凹陷或突起等犹如分界的感觉者,有利于前躯的负重和装鞍,增强了负重力,它对乘用马更为重要。 ❷开鬐甲。鬐甲在肩胛骨上沿处结合不紧密,致使鬐甲两侧出现凹沟者,是失格的表现。 ❸锐鬐甲。鬐甲过高,且又肌肉发育不良,使鬐甲呈尖耸状态,它在乘用马容易发生鞍伤,而在挽马则缺乏挽力,所以也属失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