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鴝鵒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文具類 > 硯部 > 硯式 > 鴝鵒眼 鴝鵒眼 qúyùyǎn 亦作“鸛鵒眼”。省稱“鵒眼”。端硯之一種。石上有圓形斑點,大如五銖錢,小如芥子,外有各色暈紋至千餘重者,因似鴝鵒之眼,故名。宋·蘇易簡《文房四譜·硯譜》:“其貯水處有白、赤、黄色點者,世謂之鴝鵒眼。”宋·歐陽修《硯譜》:“端石出端溪,有鸜鵒眼者爲貴。”宋·劉克莊《獲硯》詩:“馬肝紫潤尤宜浴,鵒眼青圓宛似生。” 古代名物 > 地物類 > 石部 > 雜石 > 鴝鵒眼 鴝鵒眼 qúyùyǎn 省稱“鸜眼”、“鵒眼”。指石上之大小斑點與重重色暈。宋·蘇易簡《文房四譜·硯譜》:“其貯水處有白、赤、黄色點者,世謂之鴝鵒眼。”宋·朱敦儒《西江月》詞:“琴上金星正照,硯中鸜眼相青。”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