鸥鸟不下鸥鸟不飞下来。比喻防范加害于自己。相传古时候海边有一个人非常喜爱鸥鸟,每天与它们嬉戏共游。鸥鸟对他十分亲近,毫无防备。一天,父亲对这个人说:“明天为我捉一只鸥鸟来玩玩。”此人答应了。第二天来到海上,鸥鸟好像察觉到他的意图,在高空盘旋飞舞,不肯下来。(见《列子·黄帝》) 鸥鸟不下ōu niǎo bù xià鸥鸟不肯下来。《列子·黄帝》载,有人性喜海鸥,常在海边与海鸥戏玩,海鸥并不戒备。但有一天那人的父亲嘱咐他捉一只海鸥回家时,海鸥竟似觉察了他的用心,在高空不肯再下来。后因以比喻对他人的险恶用心有所察觉和防范。 鸥鸟不下ōuniǎo-bùxià〔主谓〕 鸥鸟不愿意飞下来。比喻察觉到别人要对自己不利,注意防范。语本《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三国志·魏书·高柔传》:“赐以棺、衣,殡敛于宅。”裴松之注:“孙盛曰……夫贞夫之一,则天地可动;机心内萌,则~。” △ 褒义。用写处事机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