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黍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黍shǔ植物名,禾本科。張衡《南都賦》:“其原野則有桑漆麻苧,菽麥稷黍。” 黍 黍shǔ黍子。见 《草木篇》[黍]条。 ☚ 甥 黍苗 ☛ 黍读音sh·u(ˇ),为u韵目,属u—ü韵部。舒吕切,上,语韵。 上一条: 數 下一条: 术 ![]() ![]() ![]() ![]() ![]() ![]() ![]() ![]() 黍shu一种谷物。《管子·轻重》:“黍者,谷之美者也。”《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而食(之)。”(止:留。子路:孔子的学生。为黍:做黍米饭。食:给……吃。) 黍shǔ黍子 黍❶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碾成米叫黄米:~子。 黍shǔ黍见〔秬黍〕 黍shu黍子 累(lei)黍1 蜀黍 不差(cha)累(lei)黍 黍shǔ黍子,子实像小米而比较粘,一般叫黄米: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香。(三八·882)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量具 > 黍2 黍2 shǔ 穀物名。古代作爲確定容量之標準。《漢書·律曆志上》:“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所以量多少也。本起於黄鐘之龠,用度數審其容,以子穀秬黍中者千有二百實其龠,以井水準其㮣。合龠爲合,十合爲升,十升爲斗,十斗爲斛,而五量嘉矣。”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衡具 > 黍3 黍3 shǔ 穀物名。古代作爲確定重量之標準。《漢書·律曆志上》:“權者,銖、兩、斤、鈞、石也,所以稱物平施,知輕重也。本起於黄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爲兩。二十四銖爲兩,十六兩爲斤,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 古代名物 > 穀蔬類 > 穀部 > 九穀 > 黍 黍 shǔ 亦稱“火穀”。穀類作物。禾秆生而有毛,穗聚,性黏,子實脱皮後稱黄米,可供食用或釀酒。據考證,最遲在公元前5400年左右,我國已开始種植。殷商甲骨文中此字出現凡百餘次,周代已遍及黄河流域,種類繁多,名稱不一,爲我國古代重要糧食作物。《説文·黍部》:“黍,禾屬而黏者也。以大暑而種,故謂之黍。從禾,雨省聲。孔子曰:‘黍可爲酒,禾入水也。’”《詩·王風·黍離》:“彼黍離離,彼稷之苗。”《管子·輕重己》:“黍者,穀之美者也。”《禮記·月令》:“天子乃以雛嘗黍羞。”鄭玄注:“必以黍者,黍,火穀,氣之主也。”明·宋應星《天工開物·乃粒》:“凡黍在《詩》、《書》有虋、芑、秬、秠等名,在今方語有牛毛、燕頷、馬革、驢皮、稻尾等名。”參閲清·程瑶田《九穀考》、清·吳其濬《植物名實圖考·穀類·黍》。 黍 古代名物 > 科技類 > 度量部 > 長度測量用具 > 黍1 黍1 shǔ 穀物名。古代作爲確定尺度之標準。《漢書·律曆志上》:“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黄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黄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黍【同义】总目录 黍香合火谷 黍shǔ〖名词〗 黍shǔ❶ 黍子,碾成的米叫黏黄米。《诗经·魏风·硕鼠》:“硕鼠硕鼠,无食我~。”《论语·微子》:“止子路宿,杀鸡为~而食之。” 黍*shuCAF2 麦黍等粮食 麦黍等粮食麦子:麦(麦子;~浪;大~;小~;燕~;黑~;莜~;油~) ☚ 各种用途的粮食 豆类 ☛ 粮食作物 粮食作物古代指粮食作物:禾(禾稼;田~;麦~;秋~) 黍(黍物;黍稷) 穄(穄子) 饎 稷 普淖 馨香 火谷香合 菽粟 ☚ 谷物2 蔬菜 ☛ 黍broomcorn milletPanicum miliaceum L .,又称糜子。去壳后的子粒称大黄米。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原产中国,古时列为五谷之一。主要有3个变种: 黍禾本科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有5000余年的栽培史。初生胚根1条,次生根为须根系,株高100~150 cm,有效分蘖1~3个、小穗为2朵花,仅第2小花结实。短日照喜温植物。分黍和稷2大类型。生育期50~130d,积温1200~2600℃。 黍 黍shuPanicum miliaceum又称稷、糜子。去壳后叫黄米。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一年生草本。秆直立,单生或少数丛生。叶条状披针形。圆锥花序开展或较紧密; 小穗含2小花,其中1朵不孕,成熟时,内外稃坚硬,平滑,有光泽。颖果。生育期短,喜温暖,不耐霜,抗旱力极强。我国在西北、华北栽培甚广。主要有3种类型:黍型即黍子,圆锥花序较密,主轴弯生,穗的分枝向一侧倾斜。黍稷型,即糜子,圆锥花序密,主穗直立,穗分枝密集直立。稷型即稷,圆锥花序较疏,主穗轴直立,穗分枝向四面散开。谷粒供食用或酿酒; 秆、叶及种子可作饲料。 ☚ 粟 甘蔗 ☛ 黍 黍粮食。稷之一种,性粘,色黄。现今北方称作“黄米”或“黍子”,也叫 “黄糯”。黍比稷柔糯且有较好的适口性,多用于磨粉作糕或酿酒等。《管子·轻重》赞曰:“黍者,谷子美者也。”因此,古人常用之于年节或待客,《论语·微子》: “ (丈人)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诗经》中常“黍稷”连称,可见黍在上古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粮食。 ☚ 粱 豆 ☛ 黍 黍Panicummiliaceum单子叶植物,禾本科。茎秆直立,高60~120厘米。圆锥花序,有开展的或较紧密的不同类型,主轴直立或弯生。侧枝密集或疏散。果实为颖果。球形或椭圆形,有乳白色、淡黄色或红色。种子白色、黄色或褐色。主要有3种类型。
☚ 玉米 粟 ☛ 黍shǔ黍子,一种一年生草木植物,叶子线形,子实黄色,去糠叫黄米,性粘,可以做粘糕、酿酒等。 黍shǔ《本草纲目》谷部第23卷黍(148)。药名。即黍米,详见“黍米”条。 黍 黍粮食作物。粒比谷子略大而黄,所碾的米称大黄米。黍分黏与不黏两种。约在秦汉以后, 黍中黏的品种仍称黍, 不黏的别称穄, 又称糜。现在北方仍称糜子。黍的抗旱能力强, 对土壤要求不严格, 耐碱, 宜于在少雨干旱地区和耕作技术原始的条件下种植, 是中国北方最早驯化栽培的粮食作物之一。野生黍在国内分布较广。在距今6000—7000年的甘肃秦安大地湾等地遗址中出土有炭化黍。黍学在甲骨文中凡百余见, 在《诗经》中凡28见, 为栽培黍在中国出现很早和殷周大量种植的明证。黍的产量比粟低得多, 比后者好吃, 因而是殷周统治者的食用粮。劳动者在半年才能吃上黍米饭。黍是古代酿酒的主要原料。《诗·大雅·生民》: “诞降嘉种, 维秬维秠。”秬是黑黍,是黑黍中一个米皮中含有两个 米粒的, 二者都是黍的优良品种, 是酿酒的上品。黑黍与香草所酿成的酒叫秬鬯, 最为名贵, 是周天子赏赐诸侯臣下的珍品。 ☚ 九谷 秬 ☛ 黍shǔ (黍子) broomcorn millet (Panicum milia ̄ ceum) 黍谷物名。即现今北方的黍子。又称黄米、黄糯。有赤、白、黄、黑数种。可磨粉作糕或酿酒。《吕氏春秋》载: 临战时,司马子反渴而求饮,竖阳谷“操黍酒而进之”。 黍shǔ❶ 黍(shǔ)“ 黍*shǔ(12画) *黍shǔ12画 黍部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去皮后叫黄米,有黏性,是重要的粮食作物。 黍 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