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猪培育
由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等4个单位雷致中等承担并完成。获1986年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黑猪是我省第一个培育成功的肉脂兼用形新品种。育种工作始于1973年,经过杂交试验、横交扩群和闭锁繁育三个阶段,历时12年完成了育种任务。在育种过程中,采用半同胞和两次半同胞交配、建立亲缘小群,进行各种测定和试验研究,使新品种猪达到了育种计划要求,并建立了较完整的繁育体系,有基础母猪2 300多头,公猪270多头。种猪八月龄体重公猪68. 21~83. 77千克,母猪70.83~93. 26千克。窝平均产仔9. 56头,经产11.43头,肥育期平均日增重461. 11克,屠宰率71. 70%,平均瘦肉率50. 96%,膘厚3.50厘米,料肉比3.02: 1,甘肃黑猪与汉普夏等外引品种杂交,瘦肉率达58. 87% 。1976~1985年向全省及陕、宁、青、新省(区)推广甘黑猪3.6万多头,反映甚好,据平凉地区统计1978~1984年推广甘肃黑猪的社会效益为1 484万元。1986~1996年共推广4.1万多头,部分作为杂交母本用,共获社会经济效益51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