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化指发口音时,软腭和小舌下垂,气流由口腔、鼻腔同时流出,使口音带有鼻音色彩的现象。发生鼻化的原因有两种:(a)元音受邻近鼻音同化的结果。如广西龙胜县北区的瑶语称“人[ ]”, [ ]被[n]同化为鼻化音 。(b)在某种语言或方言里有鼻化音的独立音位,发元音时自然把鼻腔通路打开,并非受邻音同化的结果(在历史上也许由于同化造成的)。如法语“[ ] (手)”中的[ ]。汉语济南话“人[ ]”中的[ ]。国际音标用符号“~”加在音标上方表示鼻化。由于鼻化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纯鼻化和半鼻化两类。 鼻化 鼻化bihua发音时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流出,使发出的音具有鼻音性质。如普通话语音中,ng作韵尾的音节儿化后,ng同前面的主要元音合成鼻化元音,“帮忙儿”(bang mangr)中的“忙儿”[ma →mar]。国际音标用“~”符号加在音标上表示鼻化的音。 ☚ 弱化 儿化 ☛ 00018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