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正一真人
道教封号名。明、清两代置。掌龙虎山道观政务。《明史·职官志三》: “龙虎山正一真人1人,〔正二品。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张正常入朝,去其天师之号,封为真人,世袭。隆庆间革真人,止称提点。万历初复之〕。……凡僧道,府不得过40人,州30人,县20人。民年四十以上、女年非五十以上者,不得出家。二十八年令天下僧道赴京考试给牒,不通经典者黜之。其后,……道士有大真人、高士,高士等封号,赐银印蟒玉,加太常卿、礼部尚书及宫保衔,至有封伯爵者,皆一时宠幸,非制也。”《清史稿·职官志二》: “龙虎山正一真人,〔正三品〕;提点、提举、法录局提举各1人。”
道官名。明置,员额一人,秩正二品。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张正常入朝,去其天师之号,封为真人,世袭。隆庆间革真人之号,只称提点,万历初复旧。所属有法官、赞教、掌书各二人;阁皁山、三茅山各灵官一人(正八品),太和山提点一人。清降龙虎山真人为正三品,下设提点、提举、法篆局提举各一人,副理二人,赞教四人。知事十八人。自提点以下,并由正一真人保举,报部给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