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纹玉带钩
西汉早期。通长19.5厘米,最宽4.1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赵昧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南越王墓博物馆藏。青玉为料,局部有深褐色浸蚀。形制瘦长,由七节组成。每节中央有圆穿,以铁条串成一完整的器物。钩首雕成龙头,龙双目突出而有神。钩末节雕成虎首,形象端庄可爱。带钩中间的五节为龙虎身躯的并体纹。这种龙虎并体的玉带钩仅在南越王墓出土,是十分奇特而精美的。带钩,是古代束在腰间皮带上的钩。一般为青铜制品,但铁、玉、骨制品也多见。带钩原为北方草原民族的“胡服”上所用,又称“师比”,春秋、战国时传入中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