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一)利息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一)利息理论

(一)利息理论

现代西方利息理论的研究有三个特点:
1.忽略利息的社会成因和社会影响,偏重利息决定理论的研究。在古典政治经济学中,利息理论的研究大体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利息或利率为什么会存在,二是利息或利率怎样被决定。可是在以后的西方利息理论研究中,却把这两个问题混同起来。最先做这种混同的是美国经济学家费雪,他在《利息理论》中,认为:利息或利率怎样被决定的问题包含在利息或利率为什么存在的问题之中。“因为,要说明利率如何决定,就牵连到利率能不能是零的问题,即是说,利率是否必定为正数的问题”。利率如果能够是零,则利息不存在,就谈不上利息或利率的决定了。费雪的这一观点提出后,得到大多数西方学者赞同,如科纳第(J.W.Conard)在其著作《利息理论导论》中称:从逻辑上说,费雪提出的利息决定理论包括利息存在或产生理论是正确的。“只要这个简单的逻辑推理没有被证实是错误的,我将继续接受费雪的结论。”不仅如此,科纳第还进一步论证用利息决定理论代替利息产生或存在理论的合理性。他说:利息理论必须建立在影响利率的各种因素的分析之上,如果古典理论所提出的利息产生或存在的理由与利息的决定无关,那么这种理由也就不成其理由。他断言,古典利息理论是错误的。既然把利息的决定因素看成是利息存在的原因,自然就不会单独地去研究利息的产生。
2.着力利息存在的心理分析,淡化利息存在的经济因素解剖。在现代西方利息理论的研究中,不少经济学家都把利息的存在归结为人的“心理因素”,如西尼尔的“节欲说”、马歇尔的“等待说”、费雪的“人性不耐说”、凯恩斯的“灵活偏好说”等。用人们的“心理因素”去解释利息的存在,都基于“经济人”是追求个人利益的理论,都着眼于对人们在各个方面付出的代价即耗费的成本的分析。既然人们追求的是个人利益,因而付出了代价就要取得相应的补偿即“报酬”,所以在他们眼中,利息是这样那样的报酬。
3.把利息看作是收入的资本化的标志,一切收入都可转化为资本,利率是资本价值的尺度。资产阶级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认为,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因而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但在这以后,利息就成为分配理论的组成部分,按分配理论,在全社会的收入分配中,工人拿工资,地主获得地租,资本所有者获得利息,企业家获得利润。可是,费雪在《利息理论》中认为这样的划分是错误的,他说:“古典学派经济学对利息的性质及其在分配论中的地位,理解得不够清楚。他对分配下了一个错误的定义,即社会收入划分为利息、地租、工资和利润。其实地租与利息不过是衡量同一种收入的两个方法;地租是指每亩或其他物质单位的收获,而利息则是以资本价值的百分数来表示的同一收获”。他说各种收获都与原来形成一定的比例,以原本乘一定比例得收获,以收获除以一定比例得原本。如果把利息看成是资本化的标志,则一切收入都可资本化,即一切收入都可看作为资本获得利息。这样,“利息就不是收入的一部分而是它的全部了。它包括有所谓地租、利润,甚至工资,因为工人的收入也可以资本化,恰如土地或机器的收入一样。由此,利息可看作是包括所有利息、地租、工资与利润四者,而不把它们当做社会收入中相互排斥的各个部分。”费雪的这种理论,被西方经济学家接受。1934年,熊比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肯定“利息最终成为表示所有收入的形式”,1938年耐特(F.H.Knight)在《资本与利息》一文中,提出了与费雪相同的观点,均把利息看成是收入的资本化的产物。收入资本化后,其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利率。他说任何东西的价值就是它预期收入的贴现价值,而利率是贴现的尺度。

☚ 二、信用学说   (二)利息理论研究重心 ☛
0001439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4 9: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