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 其他经济作物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三) 其他经济作物 (三) 其他经济作物1.棉花。北京市植棉发展缓慢,且种植面积起伏变化大。50年代,是北京市植棉兴盛时期,棉田达4万公顷,占当时耕地面积7%左右,此后由于“以粮为纲”,棉田面积缩小。60年代初,降到1.3万公顷左右,70年代末,压到0.2万多公顷,只保留自留棉面积,商品棉全部取消。80年代以来,棉田面积维持在0.26万~0.33万公顷。1995年播种面积0.33万公顷,占全市经济作物播种面积的21.69%。 表3-2-5 北京地区西瓜生产情况表
3.西瓜。北京市西瓜的主产地在大兴、顺义、通县和房山区的东南部、平谷县的西南部。大兴县种植西瓜已有400多年历史,庞各庄西瓜一直享誉北京。1995年全市种植西瓜4309.5公顷,总产27.06万吨。 70年代前,北京市西瓜单产徘徊于9000~15000公斤/公顷之间,7月中旬上市,供应期仅一个月左右,北京市场每年要从外地调进年供应量的20%~30%。80年代以后,西瓜生产出现新局面:面积稳步增加,单产逐年提高,品质不断改善,商品量大幅度增长。西瓜上市时间提早一个月(6月上中旬),供应期延长2~3个月,瓜农收益增加,从根本上改变了西瓜产销局面,保证了北京城市夏季西瓜供应。西瓜品种,过去主要有“大花铃”、“核桃纹”、“黑崩筋”等,经过三次品种更新,西瓜品种结构渐趋合理,早、中、晚熟搭配,延长了供应期,提高了产量和质量。先后推广的主栽品种有“早花” (旭东)、“郑州3号”、“中育6号”、“郑杂5号”、“丰收2号”、“京欣1号”、“黑密2号”等。 4.草莓。全市有草莓生产基地133.3公顷。主要品种有“宝交早生”、“春香”、“丽红”、“四季莓”、“戈雷拉”、“索非亚”、“因都卡”、“明星”、“哈尼”、“静香”等品种。 5.食用菌。京郊栽培主要种类有双孢菇(蘑菇)、香菇、草菇、金针菇、黑木耳、银耳、猴头、平菇等。1995年在全市建起了食用菌生产带,同时,出现了食用菌专业村,食用菌生产不仅使郊区农民多了一条致富门路,而且丰富了首都居民的“菜篮子”。 ☚ (二) 蔬菜 二、发展历程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