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农村政策调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农村政策调整 (三)农村政策调整为克服 “大跃进” 所导致的经济困难, 更好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青海省从1962年开始对农村政策进行了调整。 1962年5月, 制定了10项调整政策, 提出公社在分配上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 由于当时粮食供应紧张, 人民公社实行按劳分配加照顾的口粮分配办法; 除给社员留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外, 允许社员多开一些小片荒地; 对社员占有的自留地超过人均耕地7%的暂不予收回, 对占有数量较多, 超过10%~15%以上的, 收回超过部分;鼓励社员发展家庭副业, 饲养家畜家禽, 发展织褐子、拧绳、 制鞋、缝纫等家庭手工业; 允许社员饲养一两头大牲畜, 对集体所有的耕畜, 采取分户包养,养用合一的办法; 凡合作化时期作价归社员的渠边、地边、 房前屋后、村庄周围的零散与小片的林木和果林, 一律归社员个人所有, 并将地边、渠旁、村边的小片荒滩、 荒坡, 划分地段, 让社员植树造林, 谁种谁有; 鼓励社员购买中小型农具 (架子车、 犁耙、 磨等); 允许农村五匠 (鞋靴、 毡、 木、 缝、皮) 游村串巷, 自由经营; 允许民间医生和农村兽医自由行医, 上门就诊。 这是对过去 “左” 的一套政策的重大调整, 对恢复和发展农牧业生产是非常有益的。 ☚ (二)调整经营管理体制 (四)改善经营管理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