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

民间传统文化流传至今,民间花会、吹打乐等是重大节假日和庆典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农村还流行评剧,衙门口业余评剧团最为活跃,1964年与中国评剧院乐队合作,曾在北京“大众剧场”售票演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恢复扩大文化活动组织建设,改革传统文化活动形式内容。古城村花会中的《钱粮筐》在1992年北京市“绿甜杯”花会大赛上获优秀节目奖。1983年起,农村每年组队参加石景山区元宵灯会和“古城之春”艺术节活动。1985年起农村每年5月前后举办“布谷声声”农民艺术节活动,至1995年已举办11届。农村有11支花会、秧歌队,共计530人。两年一届的农民运动会已举办9届,1988年设农民体育协会,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1990—1995年,农村先后建起了风格各异的希望公园、八角公园、四海公园、柳林庄公园,总占地面积55公顷。
解放初期,组织民间医生成立了衙门口、西黄村、北辛安、五里坨等4处联合诊所。1962年以农村生产大队为单位设卫生所,有医务人员40余人。1965年培养配备“赤脚医生”,实现医疗到田间,小病不出村。1974年建石景山人民公社卫生院(现为杨庄医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加强卫生院所建设,添置设备、外聘医务人员。1990年八宝山卫生所建成有60张床位并对社会开放的“京华医院”,是农村规模最大、设备齐全的第一家村办医院。对60年代末期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行改革,严格合作医疗条件和范围,调整合作医疗基金统筹比例和医疗报销制度,1995年全区农村有80%农业人口享受合作医疗待遇。农村有10处卫生院所,农村医务人员106人。其中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17人。农村普遍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991年设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所,并承担11个自然村生活垃圾清运,1995年累计清运垃圾65 152吨。

☚ (二) 农村科技   (四)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

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50年代开创有线广播。1987年县广播站改为昌平人民广播电台,并增加了无线调频节目。1984年9月建起了京郊首座电视台,1995年建起有线电视台。县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新华书店设施齐全。体育运动全民参与,中小学生体质增强,体育达标及格率99.5%,优秀率在40%左右,竞技体育保持高水平,仅1995年就向市体校及各专业队输送体育人才41名,保持了“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荣誉,并获得了多项其他先进称号。
卫生条件明显改善。建立了“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形成县级医、教、研、防的配套格局,乡级卫生机构全面覆盖,村级有医有药覆盖率达100%。先后获得全国计划免疫、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农村改水等多项先进称号。1990年,计划生育工作被评为全国先进。1995年,全县拥有医疗机构121个,病床4 343张,其中卫生院26个、拥有床位287张。卫生技术人员2 800人,其中医生1 625人。

☚ (二) 农村科技   (四)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发展 ☛
0000215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6 9: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