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民间传统文化流传至今,民间花会、吹打乐等是重大节假日和庆典的主要活动形式之一;农村还流行评剧,衙门口业余评剧团最为活跃,1964年与中国评剧院乐队合作,曾在北京“大众剧场”售票演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文化活动进一步活跃,恢复扩大文化活动组织建设,改革传统文化活动形式内容。古城村花会中的《钱粮筐》在1992年北京市“绿甜杯”花会大赛上获优秀节目奖。1983年起,农村每年组队参加石景山区元宵灯会和“古城之春”艺术节活动。1985年起农村每年5月前后举办“布谷声声”农民艺术节活动,至1995年已举办11届。农村有11支花会、秧歌队,共计530人。两年一届的农民运动会已举办9届,1988年设农民体育协会,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1990—1995年,农村先后建起了风格各异的希望公园、八角公园、四海公园、柳林庄公园,总占地面积55公顷。 ☚ (二) 农村科技 (四)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 ☛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 (三) 农村文化卫生事业文化卫生事业健康发展。50年代开创有线广播。1987年县广播站改为昌平人民广播电台,并增加了无线调频节目。1984年9月建起了京郊首座电视台,1995年建起有线电视台。县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新华书店设施齐全。体育运动全民参与,中小学生体质增强,体育达标及格率99.5%,优秀率在40%左右,竞技体育保持高水平,仅1995年就向市体校及各专业队输送体育人才41名,保持了“全国体育先进县”的荣誉,并获得了多项其他先进称号。 ☚ (二) 农村科技 (四) 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发展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