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立群众自治组织
1986年初,邢台地区柏乡县南大江村的农民为改变红白事费用直线上升的状况,创建了为群众服务的红白事理事会。与此同时,在沧州南皮、孟村一带,一些村庄成立了妇女禁赌会。这些群众自治组织在农村精神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河北省“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委员会向全省进行了推广。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群众自治组织出现了16000多个,种类由开始时的两种发展到五六种。同年底,国家民政部在沧州召开红白理事会现场经验交流会,向全国推广了河北的经验。1989年5月,针对全省群众自治组织过多而不宜管理的现状,省文明委专门研究,主要推广红白理事会、妇女禁赌会、道德评议会、农民技术协会和村民议政会。其他类型的群众自治组织,群众可结合本地实际决定去留,全省不作统一要求。到 1995年,全省有红白理事会53 000多个,妇女禁赌会27600多个,道德评议会15 900多个,农民技术协会18 000个,村民议事会25 000个,分布在全省70%以上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