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停滞徘徊阶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停滞徘徊阶段 (二)停滞徘徊阶段1958—1978年全省农村实现人民公社化后, 各地在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的实践中, 片面强调以粮为纲, 忽略了全面发展, 致使农业 (农林牧副渔业)结构严重失调。公社化初期又取消了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 使社员家庭副业遭到严重破坏。集体经济又强调粮食上“纲要”, 把人力, 物力和资金多用在种植业上, 其他各业被忽视。这种单一的种植业为主体局面延续多年, 形成种植业绝对主体结构, 造成农业结构失调。1965年和1958年比, 种植业产值比重下降了6.5个百分点; 林业和牧业产值比重分别上升了1.2和1.8个百分点; 副业产值上升了3.6个百分点, 也只达10.9%; 渔业产值比重下降了0.1个百分点。到 “文化大革命”前的1965年单一的种植业主体结构并未改变, 其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产值比例为72.7:2.9:13.0:10.6:0.8。 ☚ (一)恢复发展阶段 (三)积极调整阶段 ☛ (二)停滞徘徊阶段 (二)停滞徘徊阶段1958—1969年1958—1969年,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在体制上推行“一大二公”,分配上搞“一平二调”,挫伤了渔民生产积极性,渔业生产受到严重挫折。水产品年产量长期在27万—31万吨波动。 ☚ (一)恢复发展阶段 (三)一度盲目发展,水产资源遭到破坏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