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业人口结构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业人口结构

(二)农业人口结构

1. 占总人口比重。41年来,贵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总的呈下降趋势,但分时期观察又存在着差异。1990年,全省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7.74%,比1949年农业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04个百分点。分时期来看,1950—1959年的10年间,经过三大改造,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商业、交通、邮电等各业都有较快发展,特别是1958年的大跃进,一部分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产业上来,这个时期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从1950年的92. 88%下降到1959年的85.24%,下降7.64个百分点。随着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一部分非农产业人员又重新转回农业,到1961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又从1959年的85. 24%回升到88.19%,回升2.95个百分点。1961—1975年,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继续保持缓慢回升趋势,上升0. 31个百分点。1975年以后,占总人口的比重又开始持续下降,从1975年的88.5%降到1990年的87.74%,下降0.76个百分点。
2.地域结构。1980—1990年,全省9个地、州、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具有明显差异,其具体变动情况为(与1980年相比):贵阳市,1990年为33.49%,比1980年下降2. 77个百分点;遵义地区,1990年为89.61%,下降0. 62个百分点;安顺地区,1990年为86. 48%,上升0.39个百分点;铜仁地区,1990年为92.20%,下降1.05个百分点;六盘水市,1990年为84.78%,下降0.96个百分点;毕节地区,1990年为93.97%,下降0.71个百分点;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90年为91.46%,下降0.65个百分点;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90年为89. 22%,下降0.11个百分点;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90年为92.93%,下降0. 59个百分点。以上9个地、州、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发展变化不平衡,低于全省水平的有贵阳、安顺、六盘水地区;高于全省水平的有遵义、铜仁、毕节、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地区。
3.年龄结构。1990年全省农业人口各年龄组占农业人口比重分别为:0—6岁的占12. 31%, 7—11岁的占18. 26%, 12—14岁的占11.47%, 15—19岁的占10. 03%, 20—24岁的占8. 32%, 25—29岁的占3. 87%, 30—34岁的占5. 47%,35—39岁的占4. 44%, 50—54岁的占2. 66%, 55—59岁的占3. 62%, 60岁以上的占12. 71%。从年龄分组的构成比重看,19岁以下各年龄组的比重均在10%以上,20—59岁各年龄组的比重均在10%以下,其中35—59岁各年龄组的比重均在5%以下。
4.性别结构。全省农业人口的性别构成,总的是男性高于女性。从分组情况看,少数民族农业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下同)高于汉族性别比;儿童少年(0—14岁)性别比高于老年(65岁以上)性别比。1990年,全省农业人口中,男性占51. 14%,女性占48.86%,男女性别比为104.68。从少数民族与汉族农业人口的性别比看,少数民族人口性别比为105. 57,汉族人口性别比为104. 15,少数民族高于汉族。从分组年龄人口性别比看,儿童少年性别比为106. 47,老年人口性别比为89. 34,劳动年龄内人口(男:15—59岁,女:15—54岁)性别比为104.82,儿童少年性别比不但高于劳动年龄内人口性别比,且大大高于老年人口性别比。
从贵州分民族农业人口的性别比看,12个主要少数民族的性别比分别为:苗族,104. 56;布依族,101.22;侗族,109. 18;彝族,104.56;水族,104. 71;回族,104. 52;仡佬族,113. 22;壮族,94.87;瑶族,111. 03;满族,108. 11; 白族,109. 91;土家族,110.01。12个主要少数民族农业人口性别比中,高于全省农业人口性别比的有苗、侗、水、仡佬、瑶、满、白、土家8个民族;低于全省农业人口性别比的有布依、彝、回、壮4个民族。
另外,育龄妇女比重较大,人口出生率高。1990年全省农业人口中,育龄妇女(15—44岁)占19.04%。出生率为21.28‰,比全省总人口出生率高3.72个千分点,比城市人口出生率高4.37个千分点。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3. 13‰,比全省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 25个千分点,比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47个千分点。1980—1990年全省农业人口增加383. 84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13. 51%,平均每年增加38.38万人。如按此增长速度推算,到本世纪末,全省农业人口将达到3 224.01万人。
5.民族结构。全省除汉族外,还居住着46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农业人口在全省农业总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全省有少数民族农业人口1 053.62万人,占农业总人口的37.18%。其中:苗族347.44万人,占12.26%;布依族233.52万人,占8.24%;侗族129.02万人,占4. 55%;彝族67. 24万人,占2.37%;水族30.85万人,占1. 09%;回族10. 41万人,占0. 37%;仡佬族40. 47万人,占1.43%;壮族2. 64万人,占0. 09%;瑶族2. 87万人,占0. 10%;满族0. 77万人,占0. 03%; 白族11. 44万人,占0. 40%;土家族95. 46万人,占3.37%;其他少数民族81.31万人,占2.88%。
贵州少数民族农业人口按数量分组,100万人以上的有苗、布依、侗3个民族,占少数民族总数的67. 38%; 10万—100万人的有回、彝、、水、仡佬、白、土家6个民族,占少数民族总数的24.30%; 1万—10万人的有壮、瑶2个民族,占少数民族总数的5. 80%;1万人以下的有哈尼、黎、佤、高山、拉祜等36个少数民族,占少数民族总数的2.52%。

☚ (一)农业人口增长   二、农业劳动力 ☛
0001282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26 21: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