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珍稀濒危植物及长白山特有物种
长白山区有一些是世界闻名的珍贵稀有植物。1984年7月,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我国第一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389种,其中长白山共有24种(蕨类植物2种,裸子植物2种,被子植物20种)。另外,定为濒危种类121种(长白山有4种); 稀有种类111种(长白山有3种); 渐危类157种(长白山有17种)。目前列为一级重点保护植物8种(长白山有1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159种(长白山有5种),三级重点保护植物222种(长白山有18种)。吉林省保护植物213种,几乎全部分布在长白山,其中一类保护植物132种,二类保护植物45种,三类保护植物36种。主要野生珍稀濒危及长白山特有物种简介如下:
狭叶瓶尔小草。蕨类植物,瓶尔小草科。它多分布在长白山海拔1 700—1 800米的温泉附近。为长白山的稀有种,全草入药,也是濒危种,对保存物种和对长白山植物区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科学价值。
东北对开蕨。蕨类植物,铁角蕨科。东北对开蕨多分布在长白山区海拔700—800米的阔叶混交林下乱石塘上。分布在抚松、长白、集安等地。它系濒危种,分布面积小,数量少,发现后乱采乱挖,有的地段已绝迹。国家已把东北对开蕨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级别待批),吉林省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朝鲜崖柏。裸子植物,柏科。朝鲜崖柏生境承受来自日本海的湿气团,喜生于空气湿润、腐殖质多的肥沃土壤中,多见长白山东南坡海拔1 000—1 900米个别地段的山谷、山坡、山脊或裸露岩石缝中。分布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长白县。系渐危种,面积小,呈星散或小片分布。它是长白山特有种,对保存物种和进一步研究裸子植物有着重要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国家已将它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待批),吉林省已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长白柳。为被子植物,杨柳科,柳属。分布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它属渐危种。长白柳是长白山特有种,对保存物种和进一步研究高山苔原带的地植物学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它的存在繁衍对防止高山苔原带的水土流失,美化高山苔原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已被国家列为三级重点保护植物(级别待批),吉林省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山楂海棠。被子植物,蔷薇科,苹果属。多分布于长白山南坡海拔1 100—1 300米个别地段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混交林的疏林内,灌丛或林中空地。为渐危种,分布范围小,加上清林和开荒,逐年减少。对保存物种和进一步研究苹果属抗寒和矮化品种,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国家已列入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吉林省一类保护植物。
长白山卷耳。石竹科,多年生草本。密集丛生,渐危种。
野大豆。被子植物,豆科,大豆属。多生于湿草甸、河岸、湖边、沼泽附近或灌丛中。分布于长白山区各县。为濒危种。野大豆是我国野生经济植物,对保存物种,遗传育种及阐明某些种群的起源与进化,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国家列入三级保护植物,吉林省列入二类保护植物。
刺人参。被子植物,五加科,刺参属。渐危种,长白山刺人参资源,分布生态幅度狭小,数量有限。刺人参是我国宝贵的药用植物资源,国内外医药界也在研究应用,有类似人参效用之说,我国民间也用于临床治病,同时对保存物种和进一步研究五加科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已被国家列为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吉林省列为一类保护植物。
东北红豆杉。也叫赤柏松、紫杉。是东北现存的红豆杉科唯一种类,常绿亚乔木。东北红豆杉是稀有植物,对保存物种和研究第三纪裸子植物系统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木材边材黄而心材发红,可供建筑用外,还适用于家具、器具、雕刻,心材可提红色染料,种子可榨油,根、茎、枝、叶均可入药,木材、枝叶、树根、树皮可提取红豆杉素。主要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区。分布区小,天然更新较差,数量逐年减少。
杜松。亦称杜松柏科,高约10米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生长在比较干燥的林内、山坡、山脊、石砬等地。主要用于庭院绿化。
西伯利亚刺柏。亦称高山桧,柏科,高约1米匍匐常绿灌木。分布在吉林长白山等地。西伯利亚刺柏果可入药,枝条,叶含挥发油。西伯利亚刺柏省内分布区狭小,数量稀少,为珍稀物种。
钻天柳。亦称朝鲜柳、顺河柳、上天柳,杨柳科,落叶乔木。起源于东西伯利亚第三纪针叶林白令古陆,属于鄂霍次克植物区系成分。本属全世界只这一种。长白山是钻天柳天然分布区南缘。钻天柳为阳性速生树种,用途广泛,木材可作建筑、家具、造纸等,并在保护河堤等方面有很大作用。
东北桤木。又称东北赤杨,桦木科,高约10米,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树皮暗灰色,平滑,枝灰褐色。生长在针叶混交林和岳桦林土和山地生草森林土上。东北桤木是我国稀有植物草苁蓉的唯一寄生树种。树皮和果实可入药。
刺榆。榆科,落叶乔木,高约10米,树皮暗灰色,条状深裂,幼枝灰褐色。刺榆生长在吉林通化、珲春、汪清等地的低山、山麓和干草山坡。在吉林省为稀有植物。木材淡黄白色,心材褐色,质坚细密,可供建筑、器具、车辆、农具等用。
木灵芝。亦叫灵芝草、赤芝、红芝、万年蕈、菌灵芝,多孔菌科菌类,菌盖呈木栓质,半圆形,扁形至肾脏形,盖面为赤褐色、赤紫色或暗紫色,具有漆状光泽的皮壳,有环状棱纹及辐射状皱纹,大小及形状变化较大。木灵芝喜高温高湿、通气良好、有强散射光的环境,在阔叶树的木桩旁、立木和倒木上生长。夏秋雨季后生长旺盛。木灵芝有滋补强壮之功效。
长白山红景天。景天科,高约15—30厘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长白山海拔1 800米以上的岳桦林上缘及高山苔原带。
高山景天。亦称红景天、高山红景天、景天科,较珍贵的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与长白山红景天的区别在于叶长圆状匙形、长圆状棱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基部楔形。花序伞房状顶生,茎绿白色,根粗壮。生于高山温泉,长白山北坡岳桦林下及天池附近。高山红景天,全草均可入药,有滋补强壮之功能。
大白花地榆。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白花地榆生于长白山高海拔处的疏林下、林缘、湿地及苔原带,为我国稀有植物。根、茎、叶、花均可入药。
高山石竹。石竹科,多年生高约50厘米的草本植物。生长在长白山高山的岳桦林上缘或高山苔原带,全草均可入药,有清热利尿、活血通经之功效。
高山瞿麦。石竹科,多年生草本,与高山石竹的区别在于:瞿麦花不是单一的,而是1—3个,萼片不苞着椭圆形,根茎细且分枝。生叶为簇生而茎生叶为对生。生于岳桦林内或林缘。高山石竹、高山瞿麦都作瞿麦,全草可入药。
大苞柴胡。伞形科,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吉林长白山岳桦林上缘及高山苔原。
岩茴香。伞形科,多年生草本。生于吉林长白山岳桦林上缘和高山苔原带。
高山龙胆。也叫白花胆,龙胆科,多年生草本。生长在吉林省长白山高山草地或草甸上。高山龙胆带根全草均可入药。
槭叶草。也叫爬山虎,腊八菜。虎耳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约30厘米。分布在吉林长白山区各县,是特有植物。全草入药。
木茎山金梅。又名山莓草,蔷薇科,多年生草本。吉林省内生于高山苔原带沟底、沟岸。是吉林省稀有植物。
黄报春。又名长白山报春,报春花科,多年生草本,高约15厘米。是亚洲特有植物种。
八角枫。又名爪木、白锦条、麻桐树、八角枫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八角枫生于阔叶林和阔叶红松林的林下、林缘、灌丛的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上。分布在长白山区抚松、桦甸等地。八角枫在长白山区为稀有植物,根皮入药,还可以作农药; 叶形大,花倒挂,果蓝色。绿化、观赏价值高。
岩高兰。岩高兰科,常绿匍匐状小灌木,高约1米。分布在吉林长白山、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等地。
加拿大山茱萸。亦称小山草,山茱萸科,常绿灌木。分布在长白山海拔1 100—1 900米的范围内,北坡郁闭度为0.6—0.8的针叶混交林下和岳桦林下。
金露梅。蔷薇科,高约2米的落叶灌木。又名金老梅、金腊梅、药中草。金露梅生于针阔混交林,长白落叶松林,火烧迹地,湿草甸,江河沿岸灌丛,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上。分布于长白、安图等县。本种枝叶茂密,花大色艳,适宜绿化观赏。根、全草及叶花均可入药。
芒剪股颖。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根头或细弱的根状茎。秆稠密丛生、直立。芒剪股颖生长在长白山区低海拔的林间草地的山地棕色森林土和草甸土上。芒剪股颖是吉林省稀有植物。
高山黄花茅。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具有细弱的细茎和纤细的须根。生于长白山高山苔原带。
发草。亦称高山发草,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发草是稀有植物,可作牧草,亦适于编织。
北悬钩子。俗称托盘,蔷薇科,多年生灌木,高约30厘米。根匍匐,接近木质,能够萌生。分布在安图、抚松、长白等县和黑龙江省等地。果可食,果根亦可入药。属我国稀有植物,渐危种。
珠芽蓼。又叫株芽蓼,蓼科多年生草本,高约40厘米。它是吉林省稀有植物,根状茎和瘦果含淀粉。
肾叶高山蓼。蓼科,高约30厘米的多年生草本。生长在岳桦疏林内、林缘的石缝间、山谷、山坡和高山苔原带。肾叶高山蓼是我国稀有植物,长白山是天然分布南缘,全草均入药。
倒根蓼。又名草河车、白山拳蓼,倒根草,蓼科,多年生草本。生长在吉林长白山,高山带石砾荒原或石缝。倒根蓼为吉林省稀有植物。根状茎作“草河车”入药。
扭果葶苈。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高约16厘米,全株有白色的分枝毛,根纤细。分布在长白山。
高山耧斗菜。又称长白山耧斗菜。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高约40厘米。分布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为稀有种。
长白虎耳草。亦称条裂虎耳草。虎耳草科,多年生草本。生于稀疏的高山岳桦林内、林缘和高山苔原带,高约26厘米。长白虎耳草为世界稀有种,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高山羊茅。禾本科,多年生草本,生于长白山高山冻原上。分布于长白山。为我国稀有植物。
高山茅香。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有香气。根状茎细长。生于长白山的高山冻原,是稀有植物。可提供香料。
高山梯牧草。禾本科,多年生草本。生于高山冻原。分布于长白山高山苔原。
高山三毛草。亦称穗三毛草。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吉林仅分布在长白山。
小星穗苔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生于林间草地或河岸,气候条件较冷湿的山地棕色针叶林土、草甸土及沼泽土上。中国北部、苏联远东地区、朝鲜、日本、北美洲等地都有分布。
天栌。又名红北极果,它是一种矮小的落叶灌木。天栌是吉林省稀有植物,对维持高山生态平衡和研究高山植物具有重要的价值。
东北风毛菊。长白山特有种。生长在高山岳桦林缘及苔原带。
高山风毛菊。主要生长在长白山的岳桦林上缘和高山苔原带,它的茎匍匐,高约30厘米。叶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叶边缘有锯齿。花序呈头状,伞房形,总苞具有很少的蛛丝羽毛,是长白山特有种。
高山紫菀。多年生草本,高约10—35厘米,有粗壮的根状茎,簇生的细根。为稀有植物。
单花橐吾。亦称单头橐吾,东北橐吾,是高约60厘米的多年生草本。单花橐吾生长在高山林间草地、山谷湿地、林下、岳桦林上缘和高山苔原带,是长白山特有种。
朝鲜一枝黄花。又叫朝鲜一枝蒿、钝苞一枝黄花。它是高约1米的菊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朝鲜一枝黄花为我国稀有植物,也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全草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化痰平喘,止血消肿之功能。
圆叶茅膏菜。茅膏菜科,多年生草本。生长在长白山区海拔900—1 300米处的沼泽草甸。稀有植物。全草可入药。
灰脉苔草。多年生草本,特征与小星穗苔草相似。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内湿地、河谷湿地或沼泽地内。
黑穗苔草。与小星穗苔草的特征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黑穗苔草基部叶鞘紫红色,苞片叶状,基部无鞘,其余部分同小星穗苔草。
蒿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分布在吉林安图、抚松,为吉林省稀有种。
鳞高山藨草。亦称鳞苞高山藨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生于长白山高山苔原带。
高山黑藨草。莎草科,多年生草本。生于长白山高山苔原带。
长白灯心草。灯心草科,小草本植物,密集簇生。分布在中国东北、朝鲜、日本等地,为吉林省稀有种。
三头灯心草。灯心草科,草本植物。生于长白山高山带的水边湿地或高山苔原带。它是仅分布在吉林省长白山的珍稀物种。
锈地杨梅。灯心草科,草本植物,簇生,茎高为20—30厘米。吉林省分布在长白山区。
萝蒂草。又名三花洼瓣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高约20—30厘米。生长在气候较湿润的林下,灌丛或河边山地暗棕色森林土和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上。吉林省内分布在长白山。
长白岩菖蒲。百合科,多年生草本,具短的根状茎,高5—12厘米。生于长白山高山苔原阴湿石壁上。是高山植物之一,渐危种,分布面积小,数量少。
棋盘花。又名丝梗扭柄花。百合科,多年生草本。生长在冷湿的高山针叶林和岳桦林下,林缘的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和山地生草森林土上。长白山有分布。
长白蔷薇。蔷薇科属变种,是高达1米的落叶灌木。有的单一生长,有的丛生。枝密集,呈暗紫红色,枝上生有针刺,针刺的基部椭圆形。当年生的小枝上针刺很少。生于疏林内,林缘、灌丛或山坡多石地段的山地境棕色森林土、山地棕色针叶林土或山地生草森林土上。长白蔷薇是吉林省特有种,根、茎、叶含鞣质,有很高的保护与利用价值。
扁核木。亦称中国扁核木、扁枣胡子、金刚木、扁担胡子等,蔷薇科,高约3米的落叶灌木,分枝较多,树皮淡灰色或深灰色,枝有刺。生于阔叶混交林和阔叶红松林内,林缘或灌丛下的山地棕色森林土上。果可食,树可供观赏和绿化。
抚松乌头。毛茛科,多年生草本,高约1. 2米,直立,没有毛或略有稀疏的毛,微带棱线。生于林间草甸的山地暗棕色森林土上。发现于抚松。
高山乌头。亦叫单花乌头,也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外貌特征与抚松乌头相差无几,只是高山乌头叶五角状圆形或圆形。生于长白山高山带陡坡和岳桦林疏林内、林缘或高山苔原带,分布在长白、抚松等地。
长白地杨梅。灯心草,草本。根状茎平卧,茎簇生,直立。生于长白山区高山带林内草甸或高山苔原带。
天池碎米荠。十字花科,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或很少有毛,根茎在地下横走、斜生或直立。生于长白山区高山带岳桦林上缘和高山苔原的山地生草森林及山地苔原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