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珍贵稀有植物
宁夏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4种,其中二级保护植物3种,三级保护植物11种,主要分布于贺兰山和六盘山。
1.四合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蒺藜种,为落叶灌木,高90厘米左右,是一种强旱生植物,仅见于草原化荒漠地区,是阿拉善东缘的特有种,也是我国特有的单种属。枝中富含油脂,易燃,可饲用,易遭破坏。分布于石嘴山市落石滩。
2.胡桃。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胡桃科,为落叶乔木,是一种优良的木本油料树种。核仁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干果品,含脂肪60%—78%,蛋白质17%—37%,可做食品及工业用油,树皮和外果皮可提取烤胶。分布于六盘山。
3.裸果木。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属石竹科,为半灌木,高30—50厘米,是亚洲中部荒漠的古老残种,根耐旱,产于贺兰山麓干旱荒漠地带,近年来很少见到。
4.羽叶丁香。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木犀科,为落叶灌木,高1.5—3米。分布于贺兰山南端和中卫香山1 600—2 200米的低山沟谷灌丛中,为我国特有种植物。
5.野大豆。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豆科,为一年生草本,亦称“鸟豆”,是栽培大豆育种的种质资源,种子可食亦可药用。分布于引黄灌区荒地、田边及贺兰山汝箕沟海拔1 800米左右的山沟水渠边。
6.黄芪。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豆科,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入药。宁夏有野生种膜荚黄芪和栽培种内蒙黄芪两种,野生种分布于六盘山山坡林缘、灌丛、林间草地。
7.胡杨。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杨柳科,落叶乔木,少数成灌木状,是一种抗旱、耐盐碱的乡土树种。分布于平罗、陶乐、灵武等县黄河岸边滩地。木材可用于建筑和造纸。
8.梭梭。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藜科,小乔木或灌木,高1—5米,是优良的固沙树种。分布于中卫沙坡头,盐池县沙丘地亦有栽培。
9.白梭梭。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藜科,小乔木,高1—7米,为优良固沙树种,在盐池县和中卫沙坡头有栽培。
10.水曲柳。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木犀科,落叶乔木。分布于六盘山海拔1750—1 900米的山谷。木材坚韧,纹理通直美观,是优良家具木材。
11.蒙古扁桃。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蔷薇科,旱生树种,主要分布于贺兰山中、北段西侧浅山石质沟谷和阳坡山地。
12.沙冬青。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豆科,常绿灌木,是亚洲中部旱生植物区系中第三纪残遗的古老种类,也是旱生荒漠区唯一的一种常绿强旱生植物,可固沙又可药用,并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分布于贺兰山。
13.桃儿七。国家三级重点保护植物。属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果实可入药。分布于六盘山海拔1 900—2 400米的灌木林下或草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