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生产水平
浙江省国有农场经过40多年的开垦、建设、经营,已经发展成为农林牧渔全面发展、工商运建服综合经营的农业企业群体。1992年,全省农场社会总产值达24.07亿元. 比1978年增长11. 7倍。其中农业产值3. 27亿元,比1978年增长1. 5倍。第二、第三产业产值19.7亿元,比1978年增长32. 6倍。1992年利润、税金1. 98亿元 (见表3-7-1)。
1. 农、牧、渔业。
(1)粮棉生产。浙江农场主要种植水稻、大小麦及大豆等粮食作物。棉花生产主要集中在萧山、椒江、慈溪等地农场。1978年,农垦场粮豆播种面积12. 33千公顷,亩产221公斤,总产4.09万吨;棉花播种面积2.47千公顷,亩产皮棉50. 5公斤,总产1 886.35吨。1992年,农垦场粮豆播种面积10.89千公顷,亩产290公斤,总产4. 75万吨,比1978年面积虽然减少11. 7%,而亩产和总产分别增长31. 2%和16.1%;棉花播种面积1. 79千公顷,亩产皮棉57公斤,总产1 537吨,比1978年面积减少27. 5%,虽亩产增长
表3-7-1 农垦、农业三场经济发展水平表
单位: 万元
年份 项目 | 农垦企业 | 农业三场 |
1978 | 1980 | 1985 | 1990 | 1991 | 1992 | 1978 | 1980 | 1985 | 1990 | 1991 | 1992 |
社会总产值 | | | | 99 046 | 163 474 | 190 038 | | | | 30 726 | 27 029 | 43 050 |
工农业总产值 其中工业产值 | 7 247 3 552 | 12 491 7 762 | 28 871 22 426 | 100 378 82 950 | 162 542 142 625 | 199 525 168 248 | 2 145 | 3 996 | 8 072 4 549 | 29 521 18 226 | 34 632 23 682 | 39 936 28 479 |
利润 上交税金 | -950 432 | 763 678 | 3 185 1 869 | 1 389 6 606 | 5 128 9 179 | 6 700 10 111 | 21 | 340 | 737 380 | 660 1 078 | 1 030 1 218 | 1 455 1 574 |
全员劳动生产率(元) 人均创利润(元) 人均创利税(元) | 1 418 | 2 658 149 283 | 7 682 748 1 345 | 25 178 326 1 875 | 36 275 1 014 2 828 | 40 861 1 279 3 208 | | 2 111 278 | 4 877 445 784 | 17 991 449 1 059 | 22 417 640 1 396 | 25 603 901 1 875 |
出口商品总金额 | 724 | 1 176 | 2 147 | 7 325 | 7 837 | 11 473 | | | | 6 782 | 6 782 | 8 606 |
12.9%,总产仍减少18.5%。农业三场1992年粮豆播种面积3. 74千公顷,亩产311公斤,总产1. 7万吨;棉花面积139.4公顷,亩产皮棉71公斤,总产206吨。
(2)茶叶生产。1978年,全省农垦系统共有30家茶场,有茶园2.71千公顷,茶叶总产量2 729吨
。1992年,茶园面积发展到3.26千公顷,产茶5 957吨,比1978年增长2.18倍;茶叶产值3 790万元;出口精制茶2 375吨,金额2 427万元。
(3)水果生产。1978年,农场水果种植面积0. 72千公顷,产水果3 429吨,其中柑桔0.64千公顷,总产1 838吨。1992年,果园面积扩大到2.44千公顷,比1978年增长3.05倍;产水果3.06万吨,比1978年增长8. 94倍。其中柑桔面积1. 94千公顷,占水果总面积的79.38%; 柑桔产量27 744吨,占水果总产的90. 55%。
(4)畜禽生产。1978年,全省农场生猪饲养量19. 13万头;牛饲养量4 900头,其中奶牛3 500头,鲜奶总产8 575吨; 养家禽8.8万只,禽蛋总产188.2吨。1992年,生猪饲养量达到47. 1万头,比1978年增长2.46倍; 养家禽98. 26万只,比1978年增长11.17倍,禽蛋总产达1 262吨,比1978年增长6. 7倍;牛饲养量7 258头,比1978年增长48. 12%,其中奶牛6 482头,比1978年增长85. 2%,鲜奶总产达23 886吨,比1978年增长2.79倍;出口瘦肉型大中猪15.59万头,比1978年增长7.99倍,约占全省外贸出口大中猪的一半。
(5)水产养殖。1978年,全省农垦场水产养殖面积仅244公顷,水产品总产量122吨。80年代后期,发展了一批桂鱼、鲈鱼、黑鱼、甲鱼、河蟹、河鳗、牛蛙、罗氏沼虾等高档水产品。1992年,农场水产养殖面积1.5千公顷,总产量6 279吨,比1978年增长50.5倍,单产达273公斤,其中事业三场养殖面积333.3公顷,总产1 058吨。
(6) 良种生产。1985—1990年,全省农场共向农村提供良种3. 85万吨,其中原种7 651吨;提供种畜4.84万头,种禽 346. 2万羽。1992年,全省农场水稻原良种繁育面积达2. 99千公顷,总产量1. 22万吨;棉种面积696. 7公顷、棉籽总产量564吨; 油菜籽面积145. 9公顷,总产量226吨;繁育种畜1. 7万头、种禽30.8万羽。全省水稻常规品种原种、杂交水稻“三系”原种以及祖代种禽,95%以上均由国有农场良种基地提供 (表3-7-2、3-7-3)。
表3-7-2 农垦场主要农产品商品产量表
项 目 | 计量单位 | 1985年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1.粮豆 2.棉花 3.油料 其中:油菜籽 4.肉类产量 其中:猪 猪(毛重) 家禽 家禽(毛重) 5.禽蛋 6.鲜奶 7.鲜鱼 | 吨 吨 吨 吨 吨 万头 吨 万只 吨 吨 吨 吨 | 35 037 1 421 1 099 986 3 559 4.10 2 860 40.90 576 693 18 317 357 | 34 531 1 275 863 720 3 810 4.39 2 987 39.23 654 444 18 677 661 | 24 918 855 554 506 4 563 5.37 3 590 35.43 514 377 19 186 380 | 23 901 555 755 750 5 359 5.93 4 501 48.10 653 534 19 188 1 903 | 28 401 685 1 083 908 6 296 6.93 5 253 46.56 744 433 18 730 2 434 | 28 490 902 1 081 910 7 230 7.15 6 299 39.88 666 504 19 281 2 609 | 35 087 1 852 821 819 3 041 8.12 6 988 39.53 736 737 22 296 4 909 | 35 087 1 479 1 094 1 045 9 478 10.29 6 413 36.83 671 616 22 286 5 152 |
表3-7-3 农业三场、农垦场良种良畜繁育情况表
项 目 | 分类 | 1986年 | 1987年 | 1988年 | 1989年 | 1990年 | 1991年 | 1992年 |
原良种场繁育 面积(公顷) 生产数量(吨) | 农业三场 农垦场 农业三场 农垦场 | 2 149 396.6 8 771 1 099 | 2 236 576 8 459 1 318 | 2 281 735.5 8 827 1 688 | 2 310 793.8 9 061 2 226 | 2 377 1 061.4 10 153 3 382 | 2 192 623.6 9 937 2 192 | 2 113.7 877.8 9 429 2 793 |
其中: 原种(吨) | 农业三场 农垦场 | 1 369 3 | 1 482 43 | 2 249 150 | 1 635 17 | 2 273 62 | 1 855 74 | 1 909 277 |
棉花籽(吨) | 农业三场 农垦场 | 117 | 109 335 | 80 155 | 132 265 | 233 381 | 123 189 | 200 364 |
油菜籽(吨) | 农业三场 农垦场 | 97 | 72 0.1 | 112 19 | 84 2.6 | 168 2 | 70 394 | 110 107 |
种猪(头) 种禽(万羽) | 农业三场 农业三场 | 16 149 4.32 | 15 878 7.36 | 19 257 10.90 | 16 952 7.90 | 21 164 9.63 | 12 250 172.91 | 17 202 130.8 |
2. 农场工业。1978年,浙江国有农场有场办企业82个,工业总产值3 55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9%。到1992年,已建立起独立核算建制的工业企业3个,场办工业企业392个,比1979年增加310个;工业总产值达19.67亿元,比1978年增长55.38倍,占农场总产值的85. 73%,比1978年提高36. 7个百分点。农场工业有食品、纺织、医药、建材、机电等5大门类,21个行业,生产上千种产品,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要内容,以轻纺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1992年末,农场工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 68亿元,其中用于工业生产的5. 80亿元。以国家大型1档企业钱江啤酒(集团)公司为例,1992年末固定资产原值1.2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1. 31亿元,利税4 084万元,三项指标均进入全国农垦“十大”,列入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1992年,全省农场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共16.44亿元,创利税1. 96亿元,占农垦系统利税总额的98.99%。利税在100万元以上的农垦场有20家,其中500万元以上的有8家。利税在50万元以上的事业三场有16家,其中200万元以上4家。1986—1992年,农场工业产品获省部优质称号的41项,1992年中国花粉口服液获国家银奖,中华啤酒获巴黎国际名优酒展评特别金奖,被确认为国宴酒,钱江啤酒获鲁昂国际博览会金奖 (见表3-7-4)。
表3-7-4 1992年农垦、农业三场主要工业产品表
农垦企业 | 计量单位 | 1992年 | 农业三场 | 计量单位 | 1992年 |
1.乳制品 2.消毒牛奶 3.麦乳精 4.罐头 5.速冻蔬菜 6.营养口服液 7.饮料酒 其中:啤酒 | 吨 吨 吨 吨 吨 万升 万吨 | 2 445 19 968 802 3 889 7 101 76.7 15.7 13.6 | 1.乳制品 2.消毒牛奶 3.罐头 4.柠檬酸 5.淀粉 6.营养口服液 7.饮料酒 其中:啤酒 | 吨 吨 吨 吨 吨 万升 万吨 万吨 | 221 789 212 3 042 2 600 30.5 0.99 0.74 |
8.精制茶 9.纯化纤布 10.印染布 11.丝织品 12.服装 13.机制纸板 | 万吨 吨 万米 万米 万米 | 4 101 4 482.9 7 992.7 265.9 133.8 29 417 | 8.精制茶 9.冻禽 10.饲料 11.纯化纤布 12.丝织品 13.服装 | 吨 吨 吨 万米 万米 万件 | 1 645 314 27 136 187.6 32.2 19.2 |
14.化学药品 15.砖 16.水泥 | 吨 万块 万吨 | 3 919 11 554 31.5 | 14.纸箱 15.香料油 16.砖 | 吨 吨 万块 | 2 581 417 1 860 |
3.农场第三产业。1992年,全省农垦系统拥有农工商公司15家,商业网点219个,固定资产原值4 530.61万元,从业人员3 762人,营业用房面积6.24万平方米,年营业额11.06亿元,纳税837万元,获利润722万元。其中,杭州新天龙商厦列居杭州市十大商场之一。农场的外贸出口有较快发展,1978年出口商品仅局限于鲜活农产品,出口总额仅723. 54万元。1992年,出口商品总金额达2.01亿元,比1978年增长27.76倍。出口商品结构由传统的供港猪、茶叶、蜜梨、禽蛋、对虾等转向深加工的各类罐头、啤酒、蜂产品、速冻蔬菜、柠檬酸、香料油、丝织品、皮革服装等20多种加工产品。农场饮食服务业也有较大发展。1992年,农场拥有饮食营业单位25个,营业用房11 279平方米,从业人员315人,总营业额780. 74万元,纳税25.47万元,获利润73. 39万元;服务业单位24个,营业用房2 985平方米,从业人员451人,总营业额681. 78万元,纳税26.2万元,获利润72. 76万元。其中上规模的综合性、多功能商贸服务中心有杭州武林大酒店、萧山东方宾馆、绍兴兰都大厦、湖州农垦大楼、嘉兴嘉禾饭店、金华双溪饭店等(见表3-7-5)。
表3-7-5 1992年农垦、农业三场出口商品表
农垦企业 | 计量单位 | 1992年 | 农业三场 | 计量单位 | 1992年 |
一、出口商品总金额 其中:工业品金额 占总金额比重 二、主要出口商品 | 万元 万元 % | 11 473 8 984 78.3 | 一、出口商品总金额 其中:工业品金额 占总金额比重 二、主要出口商品 | 万元 万元 % | 8 606 523 60.9 |
1.大、中猪 其中:中猪 2.精制茶 3.罐头 4.速冻蔬菜 5.酱菜 6.啤酒 7.蜂蜜 8.蜂腊 9.花粉 10.丝织品 11.服装 12.水泵 | 万头 万头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万米 万件 台 | 5.79 1.75 1 204 1 013 6 965 830 310 213 283 348 56.22 14.15 78 | 1.大、中猪 其中:中猪 2.蜜梨 3.鲜蛋 4.精制茶 5.速冻蔬菜 6.冻禽 7.年糕 8.柠檬酸 9.香料油 10.角向磨光机 11.服装 12.紧固件 | 万头 万头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吨 万台 万件 万件 | 9.80 3.86 36 119 1 171 1 091 62 186 1 774 338 4.22 15.00 1.01 |
(二) 生产水平
1.人工造林。1952—1992年,全省国有林场累计营造人工林294.8千公顷,其中:基地造林20千公顷;累计育苗11.4千公顷,林木抚育1 008.87千公顷,封山育林426.7千公顷,迹地更新15. 3千公顷,四旁植树327万株,低产林改造5. 93千公顷,补植47. 93千公顷。培育改造天然林6. 7千公顷,使大面积残次林恢复了生机与活力。截至1992年,全省林场各类人工林保存面积达113. 3千公顷,还有未成林地8千公顷(表3-7-6)。
2.林木蓄积。全省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1958年为80万立方米,1992年上升到1 079万立方米,增加了348.8%,年均净增加蓄积26.4万立方米。1992年,全省国有林场森林覆盖率达81%以上。
3. 木材生产。1992年,全省国有林场木材采伐量为27. 3立方米,毛竹采伐量为100万株,加工用材8万立方米。新中国成立以来,全省国有林场累计为国家提供了150万立方米木材 (表3-7-7)。
4.林副产品。1992年全省国有林场共生产油茶籽289吨,油桐白1吨,乌桕籽3吨,松脂371吨,茶叶1 750吨,板栗67吨,棕片8吨,笋干84吨。全省有30多个林场开始生产“开化龙顶”、“千岛玉叶”、“江郎绿牡丹”、“仙居云峰”等名茶30多个品种,年产量达30多吨,产值600多万元。全省国有林场在1971—1980年间,共生产粮食21.64吨,饲养猪12.76万头,养牛1.03万头 (表3-7-8)。
表3-7-6 国有林场造林更新情况
单位: 千公顷
年 份 | 育苗 | 造林 | 抚育 | 迹地更新 | 补植 | 四旁植树 | 封山育林 |
1952—1960 | 3.1 | 73.0 | 78.0 | 1.3 | 0.7 | | |
1961—1965 1966—1976 1977—1992 | 1.8 3.3 3.2 | 70.9 113.9 37.1 | 135.2 378.9 416.5 | 0.87 2.6 10.5 | 0.9 24.6 11.7 | 16.7 66.7 135.1 | 8.0 120.0 292.0 |
合 计 | 11.4 | 294.9 | 1 008.6 | 15.3 | 37.9 | 218.5 | 420.0 |
表3-7-7 国有林场木竹资源产量利用表
单位: 立方米、万株
年份 | 林木蓄 积量 | 木材采 伐量 | 毛竹蓄 积量 | 毛竹采 伐量 | 加工 用材 | 交国家 木材 |
1962 | 148.4 | — | 330.2 | — | — | — |
1972 | 281.3 | 1.2 | 1 274.1 | 21.4 | — | — |
1976 1980 | 340.8 542.2 | 3.6 7.8 | 805.5 1 029.6 | 36.8 60.5 | 19 944 38 264 | 12 186 20 492 |
1985 1990 1992 | 761.7 996.4 1 079.0 | 8.5 20.4 27.3 | 1 220.0 1 091.9 1 274.6 | 70.5 86.1 100.8 | 50 000 80 000 80 000 | — — — |
5.种子苗木。1992年,全省国有林场经营林木良种基地1 292.8公顷,其中母树林3 287公顷;种子园508.2公顷,采穗圃等138公顷,实验林317.9公顷,苗圃年育苗4.5亿株,年为社会提供种子500吨,苗木0.2亿株 (表3-7-9)。
6.设备设施。1992年,全省国有林场拥有汽车207辆,拖拉机105辆,机动船96艘,还有水电站53座,总发电能力为2 711千瓦,装置通讯线路2 684公里,固定资产净值达1. 14亿元(表3-7-10)。
7. 经营收入。1992年,全省国有林场总收入达1. 9亿元,其中林业收入5 880.9万元,多种经营收入5 299. 2万元,综合利用收入1 985. 1万元,农副业收入132.4万元。收支相抵,全年盈利1 709. 7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从1980年的807元上升到1992年的4 000多元 (表3-7-11)。
浙江省国有林场(苗圃)林地面积分类,见表3-7-12。
表3-7-8 国有林场林副产品生产情况
单位: 吨
年 份 | 油茶籽 | 油桐白 | 乌桕籽 | 松脂 | 茶叶 | 板栗 | 棕片 | 笋干 |
1963 1965 1970 | 65 182.2 75 | 25 122.8 140 | 5.0 10.8 10.0 | | 8.0 101.5 | | | |
1975 1976 1979 1980 1984 | 1 223.3 223.2 880.3 672.5 510 | 73.3 22.6 38.2 81.6 900 | 78.2 16.5 19.1 19.8 2 900 | 64.2 5.1 15.6 7.7 3 900 | 416 425 673 713 | 24.3 49 67.7 137.1 85 300 | 3.4 4.4 6.6 7.3 890 | 42.6 7.5 43.9 26.1 88.4 |
(续)
年 份 | 油茶籽 | 油桐白 | 乌桕籽 | 松脂 | 茶叶 | 板栗 | 棕片 | 笋干 |
1990 1991 | 442.8 447 | 8.6 3.0 | 7.2 4.0 | 360.8 550 | | 52.6 34 | 8.2 5.0 | 112.8 158 |
1992 | 289 | 1.0 | 3.0 | 371 | 1 750 | 67 | 8.0 | 84 |
表3-7-9 国有林场林木良种经营情况
单位: 公顷
年 份 | 经营面积 | 种 子 园 | 母树林 | 采穗圃 | 实验林 |
个 数 | 面 积 |
1978 1979 | 1 545.5 1 391.9 | 65 | 346.1 426.1 | 1 147.8 919.8 | 516.7 459.3 | |
1980 1985 1992 | 1 561.3 755.4 1 292.8 | 60 16 16 | 426.2 35.4 508.2 | 976.5 282.5 328.7 | 728.7 487.0 138.0 | 857.3 188.8 317.9 |
表3-7-10 国有林场设施设备情况
年 份 | 公路 (公里) | 拖拉机 手车道 (公里) | 防火线 (公里) | 通讯 线路 (公里) | 水电站 (座/ 千瓦) | 房屋 (万平方米) | 汽车 (辆) | 拖拉机 (台) | 机动船 (艘) | 机船 (台) | 瞭望台 (个) |
1962 | 55 | — | 851 | — | — | 8.1 | 1 | 6 | — | — | |
1965 | 80 | — | 2 192 | 2 160 | — | 17.5 | 5 | 11 | — | — | |
1976 | 185 | 494 | 4 293 | 2 124 | — | 37.3 | 30 | 143 | 14 | 58 | |
1979 | 394 | 653 | 4 675 | 2 929 | — | 49.1 | 82 | 201 | 41 | 80 | |
1980 | 402 | 673 | 4 833 | 2 926 | 23/1 780 | 51.7 | 114 | 215 | 54 | 107 | |
1992 | 859 | 873 | 7 049 | 2 684 | 53/2 711 | 98.4 | 207 | 105 | 96 | | 44 |
表3-7-11 国有林场经济收支情况
单位: 万元
年份 | 林业 | 多种经营 | 综合利用 | 农副业 | 其它 | 收入 | 支 出 | 盈(+) | 亏(-) |
1979 1980 1985 1990 | 622.1 1 012.56 2 297.0 4 578.8 | 465.83 398.68 1 617.9 4 089.2 | 639.41 829.08 863.5 1 024.3 | 219.43 156.87 102.2 — | 133.5 412.89 473.8 — | 2 080.71 2 810.08 5 354.4 9 968.8 | 1 718.71 2 216.79 4 023.1 9 091.4 | 361.56 593.29 1 331.1 817.4 | — — — — |
1992 | 5 880.9 | 5 299.2 | 1 985.1 | 132.4 | 3 110.5 | 16 496.4 | 14 698.4 | 1 709.7 | — |
表3-7-12 国有林场(苗圃)林地面积分类
单位:千公顷
年份 | 场/圃 面积 | 经营 面积 | 有 林 地 | 其它地 |
合计 | 用材林 | 经济林 | 其它林 | 疏林地 | 宜林地 | 农田 | 苗圃 | 茶叶 |
1960 | 70.7/8 | 313.3 | 144.0 | | | | 30.7 | 121.3 | | | |
1962 1965 | 69.3/7.3 65.3/12 | 243.1 255.9 | 111.3 126.2 | 80.3 104.3 | 7.8 10.6 | 23.3 11.3 | 27.9 26.3 | 94.0 79.7 | 0.33 0.6 | 0.31 0.43 | 0.77 |
1971 1972 1973 | 69.3/10 69.3/10.6 68/11.3 | 210.7 267.2 227.0 | 156.4 187.3 168.6 | 130.3 138.6 140.6 | 8.7 12.3 7.8 | 17.4 36.5 20.2 | 10.9 29.3 20.0 | 30.7 38.9 28.1 | 0.31 0.97 0.38 | 0.33 0.38 0.38 | 1.41 2.07 1.45 |
(续)
年份 | 场/圃 面积 | 经营 面积 | 有 林 地 | 其它地 |
合计 | 用材林 | 经济林 | 其它林 | 疏林地 | 宜林地 | 农田 | 苗圃 | 茶叶 |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5 1990 1992 | 67.3/11.3 70/11.3 70/11.3 69.3/11.3 67.3/12 66.7/12 66.7/12 67.3/12 67.3/13.3 67.3/11.3 | 216.6 257.6 259.0 254.9 255.4 254.0 252.4 227.7 227.0 225.8 | 166.1 197.7 200.3 192.7 194.2 191.2 192.7 168.6 172.5 171.4 | 141.3 165.3 168.3 150.5 154.7 167.5 152.9 135.6 131.5 146.9 | 8.1 8.3 8.0 7.5 9.3 8.1 8.0 8.1 7.3 7.0 | 16.7 24.0 24.0 14.3 30.2 15.5 31.8 | 15.6 22.1 20.9 21.3 19.2 20.0 19.1 14.2 10.3 9.8 | 23.0 25.2 24.8 20.3 18.9 18.3 15.7 12.6 10.7 7.7 | 0.31 0.37 0.38 0.41 0.84 0.33 0.34 0.35 | 0.39 0.31 0.31 0.30 0.33 0.34 0.30 0.80 0.80 | 1.41 1.57 1.57 1.67 2.39 1.73 1.75 2.14 |
(二) 生产水平
据全省68个国有水产养殖场、渔场 (公司)的1992年统计报表反映,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1. 商品鱼、虾、贝、藻类产量。1992年产量达2.35万吨,比1952年的2 055吨增长10.4倍。
2. 苗种生产。1992年产苗种71.39亿尾,比1984年的16.67亿尾增长3.28倍,其中海水养殖苗种49.8亿尾,淡水苗种21.57亿尾。
3. 鱼 (虾) 苗种供应。1992年,渔场向全社会养殖单位(户)供应苗种65.61万尾,占全省社会同期苗种产量的49.35%。其中海水养殖苗种44. 92亿尾,淡水养殖苗种21. 57亿尾。
4. 总产值、税利。1992年总产值达到1. 55亿元,比1990年的9 207万元增长66.83%,其中海水养殖产值1 035. 58万元,淡水养殖产值6 202. 75万元,苗种产值1 965. 55万元,实现税利993. 43万元,比1990年的733万元增长3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