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小麦品种
1947—1948年华北农事试验场(原伪华北农事试验场石门支场)引进美国小麦品种,进行抗锈病、黑粉病、黑穗病、白粉病鉴定,筛选出抗病材料。1971年张家口坝上农科所试种墨西哥拜尼莫62春小麦品种12.5千克,播种0.07公顷地,亩产251千克。第二年在张北、尚义、沽源、康保等县扩种。经繁殖,迅速推广到承德地区及河北省中南部,1976年全省共推广种植30多万公顷。1978年后逐步被其他春小麦品种所代替。1979年农业部引进南斯拉夫塞乌、毛兹拉乌克、缀讷、瑞讷NS等20个小麦品种,在石家庄、沧州和邯郸等地试种,因适应性差而停止试验。1986年10月南斯拉夫农林中心代表团到河北省考察访问时,提供30个小麦新品系,11个普通小麦品种,7个硬粒小麦品种和2个小黑麦品种,分别在晋县、安国、邯郸原种场进行小区对比重复二次的正规试种。1987年提供23个普通冬小麦品种,仍在上年三个试点区进行第二年正规试种。1988年分别在邯郸地区、平山、藁城原种场对南斯拉夫4号冬小麦品种进行第三年试种。因这些品种不适合河北气候条件,不能正常成熟,产量不稳,停止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