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信阳毛尖
信阳茶叶,历史悠久。早在东周时期就开始种植,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到唐朝,信阳就成为著名的“淮南茶乡”,茶叶品质上乘。新中国成立前,由于战乱频繁,信阳茶叶曾几遭毁坏,面积仅有130多公顷,产茶1.5万余公斤。
新中国成立后,古老茶乡焕发青春,茶叶生产逐年复苏。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茶叶种植面积与产量迅速上升。到1995年,全区茶叶面积已扩大到3万公顷,总产量7 850吨,其社会产值达3.5亿元。
信阳地区在历史上以生产优质炒青和优质毛尖特种绿茶而著名。进入90年代,已研制出30多个新品,属省级名茶18品,地级名茶11品,地级优质茶6品。这些名茶的主要特征是外形细圆紧直,白毫显露,汤色翠绿,内质香甜,滋味醇厚,叶底鲜嫩。早在1915年就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95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龙潭牌”信阳毛尖于1985年获国家银质奖,1988年获中国首次食品博览会和中国首届优质保健食品“金鹤杯”奖。1990年10月“龙潭牌”信阳毛尖荣获国家质量金奖后,便成为光彩夺目的茶中皇后,并在次年首届杭州国际茶文化节上被授予“中国文化名茶”称号。除畅销国内30个省市自治区外,还出口到日本、美国、俄罗斯、古巴、德国及东南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