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农机
50年代,安徽农机部门和农业机械化研究单位,同原苏联等国农机生产企业合作研究生产拖拉机、插秧机、播种机、中耕机、收获机、脱粒机、加工机、发动机和机引农具等机械,为农机国产化作出了贡献。80年代以后,大量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对农机生产企业进行技术革新。安徽省拖拉机厂和全椒柴油机厂分别利用5 000万元和4 000万元人民币,生产出多种型号的大中型拖拉机、小型手扶拖拉机和柴油主机。利用世界粮农组织和政府间的贴息贷款对合肥、六安、芜湖、宿州、阜阳、蚌埠等小型拖拉机厂进行扶持和帮助,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技术性能。90年代初,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建立农产品加工企业和饲料生产企业,引进国外先进加工机械。如阜阳地区黄牛皮加工企业,南陵优质大米加工企业,肥东县的植物油加工企业,巢湖生产、加工肉鸡企业,合肥、马鞍山市的大型养猪、养鸡企业,合肥正大有限公司等,都是利用国外农业生产、加工机械的合作项目。